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预期与投资

预期与投资

中国证券报2015年08月29日03:41分类:新华社报刊

预期与投资

大摩华鑫基金公司

投资应该坚持以价值投资为导向,基于公司基本面做出判断,根据股价相对于内在价值的高低做出决策。从历史上看最大的赚钱效应出现在优质的白马成长股上,因此,通过对成长型公司的深入研究,在股价相对于内在价值附近位置买入,这样的投资成功率应该很高。

投资看似如此简单,我们只要跟随公司一起成长就够了,然而在现实中并非如此。身处市场,就要经受市场波动的考验,好公司股价也会大幅下跌,而情绪的异常高涨也会将股价推升至异乎寻常的高度。这其中有市场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预期的变化。

在一个理想的股票市场中,每只股票的估值都是合理的,能恰到好处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但现实中每个人对公司的内在价值的测算都不一样,导致预期不同。更真实的环境是可能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根本就不在乎公司的内在价值,只要把握住中短期股价运行趋势就行。中短期的股价趋势经常会受到财报数据、相关政策、兼并重组等重大事项等因素影响,如果这些因素出现的时点、幅度与之前的预估存在较大差异,股价将出现大幅波动。

在实际投资中,如果忽视预期差,在择时方面会很被动。比如,某只股票当前估值水平在同类公司中处于较低水平,但如果市场主流预期还有更低,那当前这个位置可能只是“半山腰”;再如,发现某只股票基本面发生显著改善,果断出手,有可能买在阶段性顶部,这时候需要观察市场对公司的预期有多高,如果低于预期股价大概率下跌,即便符合预期也可能调整。因此,观察市场参与者的情绪与预期十分重要。

对于股市来说,预期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指标。当投资者形成高度一致预期的时候,情绪发挥到极致,市场容易出现极端的情况,拐点可能也在悄悄地走进。

以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为例,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1997年初的1300点一路大涨至2000年的5100多点,在上涨的前半程很多投资者在犹豫中交换着筹码,但在最后几个月看空的声音被完全淹没,投资者预期如此一致,纳指迅速冲顶。但此后的不足两个月内纳指就跌去近40%,震荡几个月后再次下跌60%,很多概念股跌去90%以上。失去理智也就丧失了管理预期的能力。

2011年A股开启熊途后,投资者对市场迎来反转极为期待,当时宏观经济仍是大家投资A股的重要参考因素。有人认为2012年1季度经济就能触底,然而陆续公布的数据显然无法支撑如此乐观的猜测。不少人预测2012年3季度是经济的低谷,事实证明4季度并未复苏,2012年底启动的小行情并未持续太久。2013年年初经济复苏再次遭到证伪,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对周期股彻底失去信心,2013年3季度经济的确呈现弱复苏,不过大多数投资者心理承受能力已经较为脆弱。

总之,当大家对经济还心存希望的时候,只要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市场下行趋势就难以改变。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成长股成为主流,传统行业被边缘化。

2014年2季度,投资者对经济增速下行的悲观预期达到高度一致,讨论宏观经济的声音逐渐微弱,此时的市场反而受宏观经济影响不大,上证综指围绕2000点窄幅震荡,不像2013年那样屡创新低,因为此时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已经较为充分了。

对于宏观政策而言,观察市场预期同样重要。2013年美联储退出QE前,机构普遍将退出QE的举动看作是风险点,但实际上在真正宣布退出时,市场的反应并不剧烈,因为投资者听到太多了,预期太充分了。我相信美联储未来加息时对市场的影响也可能类似。

A股市场是一个充满预期因素作用和影响的市场,要准确把握市场预期,就需要抓住投资者真正的想法,这需要多方面去了解、求证。同时,预期是不断变化的,敏锐的投资者会主动修正,以符合最大概率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