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冯喆锋 抓住牛市大趋势

冯喆锋 抓住牛市大趋势

中国证券报2015年06月29日02:45分类:新华社报刊

冯喆锋 抓住牛市大趋势

本报记者 张昊

从明星公募基金经理到私募基金投资总监,从业12年的冯喆锋正在用自己的转型来回应对于股市、人生和未来的冀望。冯喆锋试图证明的是,如何用自己掌握的投资技能为持有人创造绝对收益。与公募基金以排名论英雄的规则不同,私募基金以结果论成败的游戏规则为他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压力,而为自己事业而奋斗的热情则激发出他新的动力。经历了多轮牛熊市之后,冯喆锋总结出牛市期间的投资逻辑就是抓住主流与主线,这使得他对于本轮牛市的见解格外深刻。

投身自己的事业

与外界猜测的不同,冯喆锋并不认为他在本轮牛市前夜“奔私”是提前感知到了牛市能为职业资产管理人提供的财富机会。

冯喆锋转投私募的时点可谓精准,2014年三季度,他向老东家挥手告别,开始掀开自己人生的新一页。“其实望正资本提供的固定薪酬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高,望正的同事们很多都是资产管理行业的精英,他们此前的收入已经不低了。大家凑在一起是想做一项事业,目标是一致的,不是为别人打工,而是为自己的事业打工,这是很大的区别。”

望正资本成立于2014年8月,掌门人是曾经在公募领域赫赫有名的王鹏辉。王鹏辉创建望正资本的初衷是,致力构建完整的治理体系,融合全市场各类顶尖金融人才,力争构建一个由充满正能量员工组成的资产管理平台,搭建一个具有私募管理机制和完整公募管理体系的资产管理平台。也正是出于对这一理念的认同,冯喆锋决定加盟望正资本,并出任投资总监。

“我们认为公募在体制上是有约束的,不能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公募行业享受了资本红利和牌照的优越,而个人的价值还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所以我们认为要做私募就一定要做平台型私募。”在冯喆锋看来,人是资产管理行业最为宝贵的资源,创造价值的是人力资源,而不是资本。

望正资本甚至对股东每年的分红设置了上限。望正注册资本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的上限是20%,余下的盈利都会都会分给公司的投研和市场人员。这样的体制和以往的公募基金甚至绝大多数私募基金有着很大的不同。也不同于以往的创业机构,望正资本并没有用股权来吸引人才的加入,望正资本对加盟者承诺的,就是辛勤劳动应得的回报。“望正资本的股份并不值钱,股份的意义在于要确保公司的架构稳定,望正有信心让每一个付出劳动的人获得应有的回报。”

与公募基金相比,望正给冯喆锋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工作时间,这使得他能够更加灵活地分配各种资源。公募基金往往对基金经理有着较为严格的管控,上下班需要打卡,到了望正之后冯喆锋的心态放松很多,再加上有吸引力的考核制度,令冯喆锋充满了干劲儿。

开放包容的投研氛围,是望正资本给冯喆锋的又一个惊喜。“研究团队是整个公司共享的。我们每天会在一起开会,投资经理之间也会互相推荐股票,互相交流,有一种同舟共济的氛围。但是最终做决定还是我,因为最终结果是我承担责任的,责任与权利是对等的。”

寻找“灰马”

尽管冯喆锋对牛市的预期有敏锐的感知,但是当他的产品真正开始建仓之时,市场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多次穿越牛熊的投资经验,使得冯喆锋始终从一种稳健的视角来寻找市场中的机会。

冯喆锋承认,目前的市场点位已经到了风险积聚的阶段,更加需要小心谨慎,擦亮慧眼。“目前我管理的产品大方向是一致的,大的结构也一致,这就是以TMT、医药行业为主,还有一些其他稳定增长类的成长股,总体来说就是以成长股为主。”

不过,冯喆锋所说的成长股显得更加稳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寻找“灰马”。从字面上理解,“灰马”就是介于白马和黑马之间的品种。“大多数资金很认可,而且已经很多年都被市场认可的品种叫白马。市场上还有一些认同度不太高,估值也相对较低,而我有很多看好这些公司的理由,这类公司就相当于灰马。”

“从业12年,我注意到,市场每隔两三年都会发生一次比较大的风格转变,要想做得好,一定要跟得上市场变化,要抓住当下最主流的东西。这两三年最主流的东西就是互联网化,开始是几个互联网公司,现在是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公司在向互联网转型,这是大势所趋。谁能把握住这个大趋势,谁就能做得好,这是最重要的。”冯喆锋说。

“从这样的角度而言,很多人唱空创业板,我个人觉得没必要。”冯喆锋表示,目前市场估值严重分化,结构性泡沫确实存在,但在经济转型孕育新产业和资金利率下行为股市带来充足流动性等利好背景下,未来市场向上仍然值得期待。

冯喆锋把成长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稳健增长类,成长空间比较稳定,区间比较窄,维持在30%-50%之间的增速区间运行,也不会有太超预期的表现。这类公司的股价不会出现大幅暴涨,也不会出现大幅暴跌,大概率维持慢慢向上涨的节奏,这类公司相对来说确定性更高一些,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品种;第二类是正在向互联网转型的公司,一旦互联网化,你会发现这类公司未来能赚到的钱,比以前一次性卖产品赚的钱要多得多。

在冯喆锋看来,真正的好公司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长期看行业空间大,公司市占率低,未来提升空间大;其次是短期看有业绩增长,要求有30%以上的年增速,另外估值比较低,市盈率最好在10倍-20倍之间;最后是公司管理层足够优秀,行业竞争优势比较突出。

从自上而下角度,冯喆锋认为未来的投资方向有三个:一是大消费,包括在线旅游、在线教育、在线娱乐、医药等,这些都是未来二三十年很确定的朝阳行业。比如,由于老龄化趋势的出现,30年后中国老年人比例将占总人口的30%,这是推动医药、医疗需求增长的巨大动力,未来这个行业的体量将得到充分扩张;二是环保、新能源,例如新能源汽车等。“环境污染是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的一个欠账,需要未来10年、20年还账,具备政策推动和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三是优势制造业,以电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海洋装备制造等诸多行业为代表。

结果最重要

6月的股市阴晴不定,出于对绝对收益的追求和对持有人的负责,冯喆锋近期的操作一直相对保守。经历了6月下半月的巨幅回调,事实证明冯喆锋此前的预见是正确的。

在本轮调整之前,冯喆锋曾在6月上旬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下市场的风险正在积聚,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调整,不久之前发行的新产品采取了相对稳健的建仓策略。冯喆锋认为,公私募的最大的不同在于“束缚”的形式。“公募基金的束缚往往是条款制度的束缚,而私募基金的束缚则是追求结果造成的压力。我无时无刻都在考虑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为投资者获取绝对收益,这是私募基金的安身立命之本。”

或许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是冯喆锋更加得心应手的领域。2007年至2014年期间,冯喆锋管理过4只公募基金,其中在2012年至2014年的震荡市期间,他管理的一只公募基金获得了40%的累计回报,而最大回撤只有11.46%。另一只基金在2009年至2010年的小牛市期间获得了101%的绝对回报。

曾经有媒体将冯喆锋列为基金经理“绝对收益50人”之一。冯喆锋一直坚持着从企业成长中赚钱,对价值被低估的成长型股票,通过长期持有分享高成长性所带来的收益。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冯喆锋管理的基金逐步加仓,并以周期性行业为主,这为基金2009年的收益奠定了基础,尤其是煤炭、金融、地产、机械、有色等周期性行业,成为冯喆锋获利最多的板块。

而在2008年之前,冯喆锋主要关注周期股。经过2008年的市场调整以后,他从那时起就开始转向关注成长股。“这个转折是因为经历了一个经济周期,经历了一个大牛市、大熊市之后,我觉得对于周期股的投资是很需要水平的,买点和卖点时机很难把握。周期股紧随政策的步伐,政策一变,它的基本面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之前的预期也随之改变,而这种变化是很难事先判断的。成长股由于业绩可以持续成长,就算短期受紧缩影响,但靠业绩成长来对抗估值下降,股价还会涨回去。”正是凭借这样敏锐的方向捕捉,冯喆锋把握住了中国股市近几年来最为明显的一次风格转换主线。

“我感觉私募的压力更大,因为私募确实与公募目标不一样,客户关心的东西不一样。私募绝对不能亏钱,要是亏钱了,实在没法交代。”冯喆锋说。

简历

冯永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1年基金行业从业经验,8年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经验。2004年2月-2014年12月,任职广发基金研究发展部、投资部,2007年3月-2014年12月先后管理广发稳健、广发策略优选、广发消费品等基金,平均管理规模超过100亿。2007年和2010年两次获得中国证券报金牛基金奖。其投资风格稳健,注重自下而上选择成长股,喜欢大行业中的小公司,喜欢成长空间大、治理结构好、竞争优势突出的公司。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