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基金 > 基金子公司莫被利遮了眼

基金子公司莫被利遮了眼

上海证券报2014年08月15日08:15分类:基金

核心提示:一起离奇的资金挪用事件,将万家基金公司与金元惠理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拖入泥塘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一起离奇的资金挪用事件,将万家基金公司与金元惠理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拖入泥塘,更将基金子公司行业的风控短板——更恰当地说是风控意识的短板,再次暴露于公众视野之下。

尽管目前相关事件仍在调查,诸多细节外界无从得知,但现阶段曝光的信息已让公众有足够理由对一些基金子公司“风控为先”的理念产生质疑。

从万家共赢角度来看,根据相关信息,涉案的景泰计划项目是由诺亚财富介绍给万家共赢发行,并由诺亚财富另外一家子公司诺邦资产担任投资顾问角色。而诺亚财富旗下歌斐资产正是万家共赢的股东。然而原先“一切流程都合规”的项目最后竟然“无疾而终”,不禁让人联想,是否因为该项目是“东家”推荐,对于这个规模10亿的资管计划,万家共赢在尽职调查上就“放松了警惕”?

而金元百利方面在风控方面同样有所缺失。公司负责人曾坦言,当初由于有中国银行的参与,“是按照普通通道业务的流程来做这个项目的;没想到背后竟然有这样的问题,放到今天,这个项目不可能作为通道业务。”

由此可见,由于技术门槛低,且大概率上不用承担项目风险,在承接通道业务时子公司在风控方面就相对不如其他项目那么严格。

然而事实上,不论是从股东方承接项目,还是做通道业务,在基金子公司业内都是司空见惯。当这些容易让子公司在风控方面“放松警惕”的业务模式和类别成为主流,基金子公司的整体风控意识和风控水平就不得不面对各种“黑天鹅”事件的考验。

令人感叹的是,可以说,“诞下”子公司的公募基金公司,在目前整个资管行业中的监管是最为严格、透明和开放的,这种规范化的运作给行业树立了难得的口碑和形象。不曾想,其子公司并未完全从“母亲”身上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把“风控”落在了一边。

当初,管理层放行基金子公司的初衷,是因为公募行业自2008年以来发展低迷,希望借助“大资管”混业时代的契机,通过子公司这个相对自由的平台,让整个行业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新方向。然而在牺牲风控、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子公司不仅自身积累了一定的风险,某种程度上也会让母公司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品牌和名誉受到牵连。无疑,这与子公司开闸的初衷背道而驰。

所幸之处在于,子公司的风险已逐步为监管层和市场所认知。上半年,证监会下发《基金管理公司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子公司内控核查要点(试行)》,规定之细致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6月份,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提出子公司要建立覆盖整体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完善的风险隔离制度,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传递和利益冲突;此外,年内各地方局也纷纷召集辖区内子公司负责人开会,频繁强调风控。

当政策红利逐渐消失,监管力度相应提升,一系列风险事件接连爆发,基金子公司应该放慢焦虑的脚步,以立足长远的心态去探寻稳健的商业模式,在发展的肌体中注入母公司“风控为先”的血液。这或许是此次事件能够给整个行业带来的一些积极因素。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