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市场动态 > 经济突围稳中求变 股市还需重建信心

经济突围稳中求变 股市还需重建信心

上海证券报2014年04月24日09:16分类:市场动态

核心提示:股市从来都是最容易让人失去信心的地方,也从来都是最容易让人建立起信心的地方。要重建数千万投资者对沪深股市的信心,光靠简单的价值体系是不够的,还得靠改变价值预期的政策措施。

股市从来都是最容易让人失去信心的地方,也从来都是最容易让人建立起信心的地方。要重建数千万投资者对沪深股市的信心,光靠简单的价值体系是不够的,还得靠改变价值预期的政策措施。沪指波动空间已降到了极限,此时,对抗宏观经济干扰的能力已在增强。从这个角度看,即使将来宏观经济继续下行,资本市场却有可能走出独立行情,超越经济走势呈现出新的风格。

虽然今年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住了底线,但经济改革带来的创造力发挥了多大作用,能否成为保持经济强劲增长的后劲,还需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同时,还不能排除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应对政策出现反复或被迫暂时转向的可能。在经济转型关键的时候,是坚持定力,还是功亏一篑,这些结果都会深刻影响今年我国经济的走向。

事实上,在经济转型期,过高过快的发展速度,因缺乏平稳性反而是有害的。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释放经济发展资源,创造新经济诞生环境,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条件。当前,GDP微幅适度回落,正是经济转型的具体表现。GDP增速下降,可挤出过热领域的投资,比如促使那些躺着就把钱赚了的人,让那些凭借垄断就把钱赚了的行业感觉到压力,这其实就是平衡经济机会、给有创造力的人提供机会、给转型经济注入活力的过程。

2014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之年。经济能不能彻底转变增长方式,既要依赖于和平发展的外部因素,看国际经济环境是不是配合,更依赖于平稳发展的内部因素,看国内经济背景是不是给力。国际经济的好转态势,局部地区的政局动荡,都是外生性经济变量,只间接影响中国经济,不决定中国经济的走向,所以不必作为重点观察因素。但是,国内经济运行的平稳状态,运行速度的健康程度,却会对整体经济产生最直接的作用,改变和影响转型的进程,甚至决定经济转型的命运。如果宏观经济并没有大起大落,依然运行在平稳增长的区间,就没有必要杞人忧天般草木皆兵了。短期内即使经济有所减速,增长曲线有点调整蓄势,经济发展稍微不及预期,这都是转型期经济的正常表现,更没有必要“见风就是雨”,过分夸大经济中GDP的问题,为经济施行强刺激寻找口实。

对GDP变动要有包容心,对GDP的回落要有充足心理准备。仅仅房地产预期的改变,就足以使很多人抛弃投机心理,回归实体经济中踏实创业;仅仅房地产价格的改变,就可以让很多生产资金摒弃暴利,从脱离实际的鬼城魅影中抽身去注重创造真实价值。这样,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去向的调节,就能以市场化的手段引导资金聚集的规模,从而引导经济向更有活力的方向转变,实现经济优势的优化组合,实现经济主体之间的切换,实现经济行业之间的新老交替。所以说,GDP有限度的降低,不全是坏事情,反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经济转型的效果。

笔者以为,触及经济转型的本质层面衡量经济成效,可度量指标之一就是经济增长速度由高到低回落,而经济增长品质却由低到高的提升。GDP“水落石出”的好处,就是能在逆境中看清经济增长的动力。那些在高速增长中被掩盖起来的东西,比如落后的生产方式,比如掠夺资源的过剩产能,比如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在GDP降到中、低速增长的背景下,就会现出原形,而真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产业、具有革命活力的新生产力增长因素,此时就有机会脱颖而出,获得足够的成长空间。想来,这或许就是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政府的态度比较淡定,并没有力推刺激政策,更没有大降存款准备金,仅仅对城商行象征性地定向降准的原因吧。

在经济数据不理想,证券市场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证监会18日晚间公布了拟上市公司的预先披露材料,沉寂了将近一年半的拟IPO企业预披露深夜发布,这次预披露的公司有28家,包括主板市场16家,创业板市场8家,中小板市场4家,22日又发布了19家IPO预披露企业名单,其中4家拟在创业板上市。市场对这次IPO消息的披露方式有很大争议,虽然本质上而言,重启IPO对市场的运行格局不会带来根本性的冲击,但对投资人心理上多少是带来一定冲击的。笔者却觉得,若换种思维方式来看,这似表明市场决策层不但对一季度GDP低于7.5%的政府目标成竹在胸,而且对做大做强资本市场表现出了超强的勇气。无论如何,这种底气是投资人应该格外关注和留意的。笔者以为,当前证券市场管理层政策的最大追求,一是推动改革的勇气,就像证监会在不断试错那样;二是提升市场的信心,像沪港通那样在“难啃的骨头上”的突破。

只是,鉴于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太多,投资人希望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当口,市场管理机构和部门,在决策时应充分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经济的自我净化能力,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力量,相信经济的内在驱动张力,相信经济运行的独特韧性和弹性。宏观智慧和决策,要选择好聚集信心的突破口。以最为敏感和看得见变化的资本市场为突破口。在经历了长达持续6年的熊市之后,在牛市的赚钱经历已成遥远往事的时候,仍然留在市场的投资人,寄托了我国资本市场未来的最大希望。他们对市场的信心不该再遭受各类非市场因素的打击。

眼下投资人最大的期盼是,这些IPO预披露的公司拟议中的上市安排在具体制度上是不是对如何避免前一轮IPO的诸多问题有了新的针对性措施,对持续大力吸引增量资金是否已有了更有效的办法。股市从来都是最容易让人失去信心的地方,也从来都是最容易让人建立起信心的地方。要重建数千万投资者对沪深股市的信心,光靠简单的价值体系是不够的,还得靠改变价值预期的政策措施。虽然证监会已经发布了优先股的政策指引,促使市场开始思考优先股措施的价值,但市场真正产生价值的重估体系,要么需要长久的时间沉淀,要么需要简单明了的股价爆发式增长,用最短的时间把股票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因为经济的艰难转型,因为GDP增速缓缓下降,沪指波动的幅度已经越来越小,可以说波动的空间已经降到了极限。此时,对抗宏观经济干扰的能力已在增强,从这个角度看,即使将来宏观经济继续下行,资本市场却有可能走出独立行情,超越经济走势呈现出新的风格。

(作者系上海金融学院统计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