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上市公司 > 中植系魅影:规避监管隐藏于幕后的金融帝国

中植系魅影:规避监管隐藏于幕后的金融帝国

上海证券报2014年04月16日09:59分类:上市公司

核心提示:中植系背后,是规模庞大的空壳公司、错综复杂的股权沿革、刻意淡化的关联关系、循环放大的资本运作、规则边缘的混业经营,而中植集团创始人解直锟则退居幕后、越隐越深。

它未控制一家上市公司,却在十余家公司的资本运作中潜藏

它似乎延续着昔日德隆系的基因,又能在规避法律风险、隔离资金链危机等环节游刃有余:在无任何股权纽带的境况下,操控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囊括信托、典当、租赁、期货、担保、第三方理财、PE/VC

在群雄逐鹿的A股名利场,德隆、明天、方正等“资本系”轮番登场,其投资风格和套利路径各具千秋。“中植系”或许是其中最低调的一个——法律意义上,它未控制哪怕一家上市公司,却在十余家公司的资本运作中潜藏。

中植系背后,是规模庞大的空壳公司、错综复杂的股权沿革、刻意淡化的关联关系、循环放大的资本运作、规则边缘的混业经营,而中植集团创始人解直锟则退居幕后、越隐越深。

上月中南重工披露的重组案中,“中植系”身影再度亮相:中植资本、嘉诚资本、常州京控三家公司分别通过入股大唐辉煌、直接受让上市公司股份、新设公司参与配套融资的“三重”渠道,成为重组后中南重工的第二大股东。本月9日,中南重工又与中植资本、中南集团合资成立规模上限为30亿元的文化产业并购基金。

它似乎延续着昔日德隆系的基因,又能在规避法律风险、隔离资金链危机等环节游刃有余:在无任何股权纽带的境况下,操控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囊括信托、典当、租赁、期货、担保、第三方理财、PE/VC在内的“中植系”。

解直锟为何隐身?中植系如何运作?关联企业究竟有多少?资金从何来而?怎样退出盈利?

比对大量案例,中植系大量使用“X+中融信托+上市公司”的金字塔式运作模式,其中X部分,可以是矿产、艺术品、拟上市企业股权等。这些原始资产,通过滚雪球般的金融化过程,达到了增加杠杆、提升评估、放大资产规模的显著效果,并转化为变现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股权及现金。

在这一模式中,中植系“实际控制”的中融信托是起点、亦是枢纽,它承担原始资金融通职责,又是未来与上市公司合作的重要筹码。

此外,经由中融信托链条,“中植系”旗下各金融平台之间紧密合作、互相“输血”,游走在规则边缘。例如,中融信托推出的“汇信”系列信托计划,资金主要用于受让国内典当公司持有的债权资产收益权。汇信4号的融资主体辽宁太平洋典当行等已被中植集团通过中泰创展纳入麾下,为该信托计划提供担保的北京中融汇则同样隶属中植集团。

中融信托前高层对记者透露,目前中融有近1/3的项目背后是解直锟的资产池,包括矿产等,中融也是解直锟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解的项目都不用‘上会’,不用过风控,产品风险很大,刚开始时投资人都不知道。”

解直锟的高明之处是,由“旧将亲友”们台前持股,其本人与旗下各类金融平台完全熔断,相关企业之间尽力实现非关联化,幕后操盘涉足金融、矿产、投资等产业的企业群。在资本运作中,“中植系”密集设立空壳公司,尽力淡化成员之间的控制关系,以规避信息披露义务,绕开监管规则限制。

对于核心的中融信托平台,解直锟早已精密部署——四年前,中植集团将控股权出让给经纬纺机,退居二股东位置。然而,中融信托的管理团队一直未撤换,董事长刘洋为解直锟的侄子。假使“中植系”拥有中融信托的实际控制权,则中融信托发行的多款产品存在违反《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等监管规则之嫌。

解直锟另一重要金融版图是第三方理财。目前,中植集团掌控的第三方机构包括恒天财富、大唐财富、新湖财富和高晟财富4家。上述中融信托前高层透露,第三方机构是中融信托资金、业务体外循环的中转站和风险隔离点,有时也是“中植系”的利益转移通道及避税窗口。(记者郭成林 王莉雯 )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