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基金 > 私募扩充团队 选“才”各有其招

私募扩充团队 选“才”各有其招

期货日报2014年03月20日08:57分类:基金

核心提示:交易运作日趋体系化的期货私募对优秀研发人才的追求从未停止。河南郑州一家私募负责人最近正在忙着做一件事——挖掘研发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团队。

交易运作日趋体系化的期货私募对优秀研发人才的追求从未停止。河南郑州一家私募负责人最近正在忙着做一件事——挖掘研发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团队。

有二十年期货交易经验的河南郑州某私募负责人李勇(化名)很早就盯上了期货私募这块“蛋糕”,近些年随着对套利对冲交易研究的深入,他逐渐有了做对冲基金的念头,而且早就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目前他所带领的团队管理的资产已有相当规模。

规模做大了,投资领域也要相应拓宽。最近两年,李勇及其团队开始关注债券、固定收益市场,准备将这些领域纳入到自己的投资范畴。这让李勇有了扩充团队的想法,而团队的核心资源——人才尤其是研究型人才的缺乏一直是他最忧心的。

无独有偶,同样以对冲套利为主要投资手段的凯丰投资近日发布重金招聘广告,直指风险管理人才和宏观及产业研究人才。

相对于从社会上招聘有经验的研究人才,李勇更青睐研究思维尚未定式的金融专业毕业生,从零培养。为此,他盯上了河南某高校金融学院的在校生,并和该学院开展合作。

李勇在上述高校金融学院做了一份样本容量为50人的调查,调查对象为在校本科及研究生。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约15%的人已有股票等投资经验,对期货衍生品行业非常感兴趣。

“没有亲身经历过市场洗礼,仅凭兴趣在这个市场中成长比较慢。我们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够帮助这些对期货感兴趣的‘新人’做好定位。”李勇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他希望能从这些毕业生中挖掘出一些“好苗子”,假以时日培养,提升团队的研发实力。

相较于体系化运作的私募团队对研发的重视,传统“师徒型”的期货私募则更注重交易技术的“熟能生巧”,也有自己的一套择“才”标准。

作为“师徒型”期货私募代表,郑州一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期货私募,目前有20余名成员,擅长短线套利,年均盈利水平30%以上,团队成员间独立性较强,多数成员并不重视基本面的研究。该团队负责人老陈说:“我们选人不太看重专业背景、交易能力,只要潜心学习,基本上三到五年都能达到一定的盈利水平。”

在老陈看来,这样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忠诚度相对较高。不过,也有一些研究和交易都做得不错的“徒弟”出去单干,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时,他心里难免都会有些失落。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