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成长股投资: 大浪淘沙始见金

成长股投资: 大浪淘沙始见金

上海证券报2013年12月09日04:12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闻静

IPO开闸在即,创业板应声下跌。非常有意思的是,市场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悲观派认为,成长股的“戏”唱完了,而乐观派则高呼,伴随着新股发行体制的重大改革,成长股投资的牛市开启。

不可否认的是,IPO的开闸,的确会分流部分资金,而IPO重启后新发行的较高质量股票,对已上市的较低质量的股票的替代作用,也是存在的。不过,当估值透支的成长股估值回归之后,那些有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有着较深护城河的成长股,终究会在泡沫挤压、大浪淘沙之后,脱颖而出。

那些更好的投资标的,也会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和估值,并带动整个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优质的成长股依然很有可能成为2014年中国股票市场的领头羊。

机构看好的行业如医药、手游、文化传媒、环保等在先前已被市场过度爆炒,估值过高。有基金经理坦言,今年很多个股估值炒得过高,本来还在担心明年的行情会很难做,而这波调整下来,意味着反而更能就基本面表现来发掘值得长期投资的成长股目标,调整之后将等来更好的布局机会。

华商领先企业基金经理田明圣认为,今年强势的成长股随着新股注册制的推进和IPO的放开,将会出现明显的分化,那些成长确定性良好,有较好业绩支撑的企业在经过这一轮下跌后,估值已经具备吸引力,明年仍会出现较好的行情,包括医药、食品饮料等大众消费类行业;而那些纯粹以主题性炒作为主的板块在短期内泡沫较大,会有调整风险。

“与历史上的数次IPO重启不同,这次不是IPO的简单重启,而是伴随着新股发行体制的重大改革,尤其是IPO从审批制走向备案制的划时代的转变,其意义深远,因此千万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待新现象!”博道投资高级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投资者忽视了这次改革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深远意义,过度担忧了IPO重启对市场资金分流的影响。相信股票市场在中长期终究是有效率的,因此当前市场对IPO改革与重启的暂时误读反而为理智的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买入的良机。

IPO的重启,通过允许新的创业板公司发行新股并上市流通,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标的,为他们更好地建立旨在分享中国“新经济”成长的股票组合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这些“优胜劣汰”的投资决策会增强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挤压创业板市场依然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定价,这不但有助于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长期利益。

IPO审批制是市场改革呼声最高的领域之一,IPO重新开闸也是悬在股票市场之上的最令投资者担忧的一只“靴子”,就像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非流通股一样,总是令投资者难以释怀。而决策层敢于“啃硬骨头”,首场战役就把其解决掉,就是为了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及下一步的改革扫清障碍。

其实,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股票市场的走向有比IPO更重要的逻辑来指引,它既不会因为IPO的暂停而改变下跌的趋势,也不会因为IPO的重启而改变上涨的态势。既然决策层有如此的智慧和勇气推出这一改革,投资者又何必纠结于这一暂时性或一次性的冲击呢?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