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世界需要什么样的金融秩序

世界需要什么样的金融秩序

中国证券报2013年11月16日03:4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卢铮

世界在前进,风险无处不在。我们之所以无法正确控制生活中最重要的风险,原因在于我们无法用现有金融制度处置风险。迄今为止,几乎所有金融创新的焦点都局限于传统股票市场和其他融资市场。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将自己关于风险管理的思考融入社会和经济的大背景中,推出其经典著作《新金融秩序》。

罗伯特·席勒是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当代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创始人。他于197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计量经济学会会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多所学术机构的客座教授。席勒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遍及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统计方法以及市场公众态度、意见与道德评判等领域,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新金融秩序》包含了席勒毕生最重要的思想,勾勒出了一幅未来美好社会的宏伟图景,以及我们如何实现这一美好的图景。席勒认为,通过积极的金融创新,社会的金融大众化程度能获得较大提高,我们的经济生活也能变得更加稳定和繁荣。

在其名作《非理性繁荣》一书中,席勒指出股市所处的繁荣状态被过分夸大,股市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成为富人,更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经济问题。《新金融秩序》不仅延续了《非理性繁荣》当中未尽的话题,也理顺了应该如何应对风险这个难题。席勒对人们如何误解风险的具体行为做了深度分析,并且引入了很多新观点印证这个问题。

新金融秩序“新”在哪里?我们正迈进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席勒认为如果要实现全社会的共同繁荣,那么金融必须为社会的每个成员服务,经济不平等现象需要得到根治,并且其服务必须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套以保护各国财富为目的的全新风险管理基础架构和新金融秩序的六大理论。在这个框架之下,能够运用金融创新保护民众免受系统性风险的冲击。六大理论的前三项主要针对私营领域,分别是保险业、融资市场和银行业;后三个理论主要是为政府行为设想的,需要政府通过税收、社会福利方面的改革,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来推进。除此之外书中还用大量笔墨陈述了如何结合现实,如何将这些观点开发出来并切实执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金融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对于肩负促进经济转型重任的金融领域,三中全会提纲挈领地提出了“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要求。现如今,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扩延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未来唯有坚持市场化导向的改革,进一步释放金融体系活力,才能有效分散金融风险,并为实体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对中国而言,积极创建系统的风险应对措施迫在眉睫。席勒在《新金融秩序》中系统论述了建立一个全新的风险管理基础架构的必要性和手段。因此,这本书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一剂改革良药,为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新金融体系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了参考。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