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欧债危机缓解将拖累美元

欧债危机缓解将拖累美元

中国证券报2013年09月17日02:41分类:新华社报刊

□韩会师

市场普遍预期QE退出会导致美元大幅走强,但笔者认为,在欧债危机缓解,欧元区经济初露复苏曙光的背景下,QE退出很难一帆风顺,因为美国利率快速上行的风险将掣肘美联储的退出行动,进而制约美元的强势。

回顾QE实施以来的历程不难发现:欧债危机诱发的恐慌情绪是美债利率下跌的首因,QE顶多起到辅助作用。

雷曼倒闭引起的美国国债抢购潮在2008年12月基本消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随即开始快速反弹,3个月时间反弹约1个百分点。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其重要目的就是抑制长期利率上行,但这却加剧了市场对美国长期通胀前景的忧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只在消息发布当天下挫,随后继续上行,至2009年6月最高突破4.0%。此后直至2010年4月,基本维持在3.3%—3.9%之间震荡。可见3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对于抑制利率上行效果并不明显。

是欧债危机压低了美债利率。2009年12月,希腊债务问题爆发。2010年4月27日,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评级连降三级至垃圾级别,诱发市场极度恐慌,美债避风港魅力凸显,10年期国债收益率暴跌,至2010年10月初最低被打压至2.33%。在此期间,美联储基本上袖手旁观,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期间利率下跌最为剧烈,同期美联储仅增持了80亿美元国债。

2010年,随着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建立和扩容,希腊获得援助贷款,以及欧洲央行购买重债国债券等措施的推出,欧债危机缓解。在此背景下,美债收益率从2010年10月中下旬开始反弹。为稳定市场,美联储立即于当年11月3日推出QE2,宣布再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但利率上行趋势却未被扭转,到2011年2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3.7%上方,几乎回到了欧债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此时,又是欧债危机的深化帮了美国的大忙。2011年3月开始,欧元区银行业的风险逐渐暴露;4月份葡萄牙被迫申请援助,市场对于希腊可能发生违约的预期也逐渐升温。欧洲形势的恶化再次强化了美债的避险功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4月初大幅下跌,9月最低被打压至1.67%,此后直至2012年3月,基本在1.80%—2.30%之间反复震荡。2011年9月美联储推出扭曲操作,但丝毫未改变利率区间震荡的行情

2012年3、4月份,西班牙和意大利逐渐取代希腊站上舆论前台,作为欧元区大国,两国债务问题诱发了市场新一轮恐慌,最终西班牙于6月正式提出援助申请,标志着欧债危机已经从边缘小国扩散至核心大国。与此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完成了近年来最后一轮深度下跌,2012年7月最低探至1.38%左右。

此后,为稳定欧洲局势,欧洲央行于2012年9月推出“直接货币交易”;10月8日,资本总额达7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ESM)正式生效。一系列举措极大降低了欧元区分裂的风险,市场紧张情绪也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逐渐缓和。反观美国国债收益率,自2012年8月开始,其收益率就基本处于上行态势。尽管美联储在扭曲操作到期后,在2012年12月启动的QE4中又加入了每月购买450亿美元国债的内容,但始终未能抑制住美国长期国债持续至今的上行态势。

   总体来看,欧债危机诱发的恐慌情绪是美债利率下跌的首因,QE顶多起到辅助作用。欧元区今年二季度恢复正增长,重债国形势也趋于稳定,这就意味着市场失去了抑制美债利率上行的主要力量。一旦QE退出步伐过快,利率的快速上行将对实体经济造成明显冲击,所以QE退出必然是缓慢而审慎的,明年年中能否结束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后市利率的频繁波动将成为常态,而这必然影响美元的上行动力。未来6-12月内,美元指数维持80-85之间宽幅震荡的概率较高,大幅持续升值很难实现。(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总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