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市场动态 > 前8月券商发债规模2664亿元 已超去年5倍

前8月券商发债规模2664亿元 已超去年5倍

证券日报2013年09月04日09:52分类:市场动态

■本报记者 潘 侠

今年券商不仅债券发行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在全行业创新的大背景下,券商自身也不亦乐乎地密集发债。截至8月底,今年以来券商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和证券公司债总规模高达2664亿元,比去年全年的规模高出5倍多。

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密集发债是为了增加资本金,以便在创新业务中获取优势地位,进而在未来行业激烈竞争格局中生存并壮大。

今年前8个月券商发债规模

已经达2012年5.02倍

在去年伊始的行业创新大潮中,券商对资金极度渴求,使得券商寻找各种融资办法,加上IPO暂停令券商失去一个主要融资渠道,自然将眼光放到发行债券。目前,券商发行的债券较多的是短期融资券和证券公司债。

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券商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和证券公司债数量为92只,发行总规模达到2664亿元。在上述92只债券中,短期融资券72只,发行规模达到1868亿元;证券公司债20只,总规模为796亿元。

而2012年全年,券商债券融资规模仅为531亿元。也就是说,仅今年前8个月,券商的债券融资规模就已经达到了2012年全年的5.02倍,券商对资金的渴望令人感叹。

最新的例证是安信证券近日在上交所成功发行了36亿元的公司债。虽然这起债券发行的数额并不大,但引人关注的是,该债券是国内首只由非上市券商在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标志着交易所为非上市证券公司开启了融资新渠道。

8月19日,安信证券公开发行该次证券公司债券。本次债券为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附第3年末发行人上调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发行利率5.15%,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经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综合评定,公司的主体信用级别和本次债券信用级别均为AAA。

早在今年3月,招商证券发行了100亿元公司债,开创了券商在交易所发行公司债的先河。此后,广发证券、国元证券、中信证券等一批券商先后进行了公司债发行,但发行人均为上市券商。此番非上市券商在交易所里发行公司债,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券商在场内发行公司债的主体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上市券商,这也是监管层放宽券商负债融资渠道的又一项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券商正在采取滚动发行的模式。以中信证券为例,该券商今年前8个月每个月都发行了期限为3个月的短期融资券,总发行规模高达380亿元。除此之外,国泰君安、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和光大证券也进行了类似的发债。

除了债券融资外,在股权融资市场,券商也没闲着。今年,兴业证券、东吴证券和西南证券均实施了定向增发,兴业证券实施了39.52亿元的定向增发,东吴证券实施了52亿元的定向增发、西南证券实施了43.6亿元的定向增发。加上券商的债券融资,今年前8个月,券商就计划通过两种渠道实施总规模高达2779亿元的融资。

积极发展创新业务

应对未来行业变化

一直以来在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中,传统的通道型业务是以手续费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与市场行情紧密相关,被称为靠天吃饭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券商特许经营权的丧失、证券行业进入门槛降低,券商经营面临困境,大多数证券公司着手于转型,致力于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而目前证券公司的创新业务包括两融、约定回购等都对资本金消耗量较大,券商核心指标净资本的规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券商创新业务开展的空间。记者发现,在券商发债的募集资金用途一栏,券商绝大多数写的是补充资本金。

也正因为如此,净资本规模较大的券商在这些业务上占据优势。随着券商打造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券商收入已经逐渐趋向于多元化,未来创新业务将逐渐演变成为贡献利润的中坚力量。

业内人士估计,由于在资本金实力、创新能力、客户资源以及在风险控制能力上存在的差别,一些大型券商在创新业务上具有的优势可能会进一步的强化其垄断地位,形成整个行业两极分化的格局。在未来几年内,具有优势的大型券商将会进一步扩大其垄断地位,一些中小券商甚至可能会难以为继而被兼并。

[责任编辑:李澎]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