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记者观察考验创新能力

■记者观察考验创新能力

评论
分享到
中国证券报2013年04月26日05: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实习记者 傅嘉

目前A股市场上不少高科技题材还只是跟风海外概念的炒作,国内相关公司多数并无技术储备,更谈不上业绩支撑,即便是业绩优异的电子信息类公司,也多不过是依附于国外科技龙头的制造车间。

以前期火爆的苹果概念股和近来火爆的三星概念股为例,整个产业链的话语权被外资企业把持,相关A股公司的业务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只能从中低端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高毛利和高技术领域仍是外国巨头独大。

和有实际业绩贡献的手机行业相比,更有一些题材仅仅是纯概念的爆炒。以前期火爆的3D打印为例,目前我国并没有企业真正掌握3D打印的核心技术,市场更多是靠联系和想象在催生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市场空间。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历史机遇,相关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也确实有所缩小。但直到目前,量变仍未产生实实在在的质变,整个国内电子信息行业掌握的核心技术仍凤毛麟角,多数国内公司的主要任务仍是给外资巨头打工。这背后是业内企业普遍的创新动力的不足。

企业不愿对上游研发投入的一大原因,与我国对知识产权和创新行为的保护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目前很多企业乐得去“山寨”,因为这样做的风险低,且能利益最大化。但是,如此风气盛行,颇值得业内和政策制定者反思。

有识之士指出,只有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并引导产业方向的企业真正成长起来,中国的经济转型才可能取得成功,而这考验着中国企业的研发实力,更考验着中国社会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