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短期理财基金为啥热销

短期理财基金为啥热销

评论
分享到
中国证券报2012年12月22日02:02分类:新华社报刊

□大摩华鑫基金公司 秦红

自第一只短期理财基金产品成立以来,半年多时间,短期理财基金已发行25只,发行总规模已达到2288亿份。近期发行的短期理财基金虽没有刚出来时引人注目与火爆,发行的规模也略有下降,但总体热度不减,总规模蒸蒸日上。

如果单从投资的角度观察,短期理财基金的投资范围与货币基金基本相同,业绩效果应该没有太大差别。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10月31日,传统货币基金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均值为3.61%,短期理财基金为3.51%,传统货币基金还略胜一筹。从流动性角度考虑,货币基金拥有绝对的优势,在每个开放日均可办理申购赎回。但为何短期理财基金的受欢迎程度会远远高于货币基金呢?

有人说,因为它的名字好,叫某某理财不叫某某基金,还是颇有道理的。借着理财产品每年销售数万亿的基数,同理财产品期限相似的理财基金,获得数千亿规模实在不是一件难事。可见,名字是否迎合客户感受,是产品设计时甚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大众欢迎的名字,一个相匹配的日期结构,会比收益本身更加有吸引力。如此看来,在一定条件下,收益与风险特征反而不是客户最关注的问题。如果货币基金叫天天理财,其收益与7日、14日的产品相当,这种理论上流动性最优的产品,是否就会占有了这些市场份额呢?

确定的日期结构是投资者所喜欢的。与不确定相比,确定的结果会被客户赋予更高的权重。获得30元,还是有80%的概率获得40元,总是让人纠结的。尽管30元的整体效用不如40*80%=32,但确定的到手30元总是会让我们产生更大的效用感受。概率上如此,时间上似乎也如此,比起货币基金每天都可以申赎的波动收益,7天、14天等理财基金的收益更加稳定,似乎让人感受到了收益的确定感,确定的感觉带来了投资的决心。

确定的日期结构与相应的时限业绩增加了媒体报道的可能。传统的货币基金,业绩总是有好有坏、时好时坏的,货币基金中,某个产品7日、14日业绩好了、坏了,天天在变,此起彼伏,反而带来不稳定的名声。短期理财基金有着确定日子的时限业绩,又是新产品,好了大家一定会关注,报道者多,传播者亦多。

所以,其显然是沾了银行理财产品业绩稳定的名声,沾了客户对确定性的偏好,沾了媒体报道带来的阶段性吸引眼球,沾了银行时点存款的需求,沾了推动基金销售的光。尽管从投资策略的角度,理财基金较传统货币基金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在失去流动性的情况下,定期本身未必能够给投资者以更高的收益回报,但理财基金仍是占尽了风头,且看上去还能持续风光下去。

可怜的货币基金,虽有天天赚钱、持续赚钱、随时买卖的优势,却因为缺乏时点上的确定性,只能以持续业绩来传播,又没有沾个好名字,从而丧失了传播者与投资者的关注。这不禁让人感慨,不知什么时候投资者能够感受到货币基金的好,能将货币基金与理财基金一视同仁。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