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上市公司异化成了价值黑洞

上市公司异化成了价值黑洞

评论
分享到
经济参考报2012年12月13日04:51分类:新华社报刊

新华08网北京12月13日电(经济参考报记者 刘振冬)没有沃尔玛、可口可乐和IBM这种永续经营的传统行业企业,也没有苹果、思科和微软这类高成长性的新兴行业公司。观察国内A股市场,许多上市公司甚至异化成为价值黑洞。

国内A股的上市公司,或许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类;为了解困、改革而上市的国有企业和为了实现资本利益最大化而上市的家族企业。

对于前者而言,大股东甚至是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干预,严重扭曲了公司治理、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企业、股东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说不清楚,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关系说不清楚。例如贵州茅台,有媒体调查发现,多项投资在运营过程中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最近的市政公路投资项目被指“为政府买单”。ST板块的持续炒作,更是以地方政府主导的重组为主线。以非市场化逻辑的重组作为市场的炒作噱头,无疑是对市场的一种反讽。

对于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众多家族企业而言,这些公司的上市目的更多是为了实现资本价值的最大化,甚至是为了权贵资本的变现。这类公司的“一股独大”比国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公司的原始股东肆意损害普通投资者的行为比比皆是。

必须追问的是,为什么中国的资本市场造假横行?为什么中国的资本市场缺少回报文化?为什么中国的上市公司只能编故事不能算估值?

现在看来,许多上市公司仍不是完全市场化的组织,许多机构投资者的信托责任缺失,资本市场的运营逻辑也并非完全遵循市场化原则。不得不说,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但资本市场这类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