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欧洲亟需改革“过度福利”制度

欧洲亟需改革“过度福利”制度

分享到
中国证券报2012年12月10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陈听雨

对于欧洲来说,刚刚过去的一周可谓负面消息接二连三。首先是穆迪下调了欧元区救助基金评级;紧接着惠誉警告明年或将下调英国AAA评级;而标普则将重债国希腊评级降至选择性违约,同时警告整个欧洲企业信用评级明年将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和德国央行分别下调了欧元区和德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负面因素叠加,必将对投资者信心造成冲击。

尽管欧洲央行为应对欧债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甚至“超范围”行权,但高负债国结构性弊病不根治、高福利导致高赤字的财政体系不纠正,欧洲高失业率的现状就难以改善,经济复苏就难以走上正常轨道。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和救助机制只是缓解欧债危机的外部因素,彻底的结构性改革,适当改变“过度福利”的福利政策,才是解决欧债危机的关键所在。

一年来,欧洲央行为应对欧债危机尽心竭力。在常规货币政策上,欧洲央行先后3次降息,并于7月将金融机构隔夜存款利率降至0.00%。目前,欧元区除面临能源价格高企带来的通胀压力外,一些成员国为削减财政赤字,相继采取了提高间接税率的措施,可能助推通胀水平高企。即便希腊等重债国迫切需要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但欧洲央行不能突破维持物价稳定的基本职责框架于近期再度推出新的降息举措。在非常规政策方面,除已经实施的无限量低息贷款(LTRO)措施外,尚待启动的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将为消除市场尾部风险、进而消除欧元区可能面临的解体风险做进一步政策保障。此外,欧洲央行积极促进建立欧洲银行联盟,呼吁统一欧元区银行债务处理方式,加大监管力度。

尽管欧洲央行作出了如此多的努力,但欧洲经济复苏的春天仍迟迟不能到来,反而衰退的势头已由重债国蔓延至核心国。导致财政赤字无限扩大、主权债务堆积如山的始作俑者,非“过度福利”莫属。实施合理的社会结构性改革、改变寅吃卯粮的福利制度,是解决欧债危机的关键所在。

欧洲的福利制度是近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缓解了贫富矛盾,稳定了社会大局。但同时福利制度扩大了社会有效消费需求,掩饰了民众自身消费能力不足的矛盾,并且弱化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埋下了潜在的社会动荡的根源。过度膨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不仅扩大了政府预算赤字,增加了公共债务负担,同时导致社会税收过重,高所得税反过来再度削弱民众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此外,过度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助推传统家庭结构解体、生育率下降,进而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社会发展动力进一步被削弱,经济衰退成为必然,而由经济衰退导致的高失业率已威胁到欧洲的社会稳定。

如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欧元区失业率为11.7%,其中青年失业率为23.9%,创历史新高。其中希腊、西班牙青年失业率高达25%左右,四分之一的青年人处在“被闲置”状态。欧盟预测,失业率将在2013年达到峰值,届时欧盟失业率将略低于11%,欧元区将达12%。高失业率不仅引发了社会动荡,还将对人力资本造成长期损害。欧盟成员国须在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改革劳动力市场,改善就业培训环境,修改劳动合同限制条款,放松投资管制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刺激就业市场尽早复苏。

目前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障碍是,重债国普遍存在着“福利刚性”,即使面临主权破产,也不愿接受政府压缩福利、减少收入的主张,改革措施已导致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意大利总理蒙蒂8日宣布,在议会通过最新紧缩措施后,他将宣布辞职,该国大选可能提前到来。制度不改革,重债国就不可能实现结构性收支平衡,任何救助机制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在国际组织坚持下,希腊、西班牙等国家正在进行艰难的改革,能否最终走出债务危机,关键看改革的力度。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