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拐点出现不等于行情启动

拐点出现不等于行情启动

上海证券报2012年11月27日04:11分类:新华社报刊

⊙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历史上大级别拐点所出现的三大市场特征,近期都已陆续形成。首先是强势股会有一个明显的补跌过程。近期以白酒为代表的非周期性股借“塑化剂”事件,终于出现有效补跌。从趋势上看,此轮强势股补跌并非此前的短期回档,表面是“黑天鹅”事件引发,本质是相对估值高了,需要回归至与市场整体相吻合的位置。强势股群体的有效补跌,实际上强化重要拐点的形成。

其次,需要有一个全新热点而非“熊市牛股”的延伸。目前以新型城镇化为主线,即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线已清清晰,包括二三线地产股全面回暖,基础建设、建材(水泥)也在回暖,其他周期性股也处于绝对底部位置。消费类股正在成为辅助角色。

三是底部总是多重且复杂,并常常出现大型“底背驰”。自9月5日以来,已形成复杂的三重底,低点依次为2029点、1999点、1995点,已符合历史上大级别拐点的规律。月线周期上,2132点以来10个月时间里,指数不断创新低(至今调整幅度为6%),期间,最敏感的随机指标(KDJ)J值出现“底背驰”且拒绝进入负值,强弱指标RSI也处于明显“底背驰”状态。

不过,即使不再创新低实现行情逆转,也不等于就会立即展开类似于2005-2007年的单边上涨行情。有一个数据足可佐证这一点,那就是流通市值规模的巨大变化。2007年6124点的A股流通市值规模为8.71万亿,在指数下跌六成之后,流通市值反而是6124点时的两倍,约15.8万亿,也是2008年底部1664点时的4倍,除了IPO以外,最主要的是全流通所致。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以及增量资金进入均未保持同步。而且,这种业绩、资金不协调依然会维持一段时间。从简单的年K线组合看,如果不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震荡,应该是5年的持续调整,目前正形成年K线三连阴,其背后所隐含的是消化全流通的压力。这种压力的化解并不会出现巨量资金的涌进而化解,只有股价回到内在投资价值而吸引越来越多增量资金而逐步消失,这一过程是缓慢的、渐进的。因此,重演历史上的剧烈上涨行情将是一种奢望。值得肯定的是,当前对大盘十分有利的是一线蓝筹股的估值水平已与国际接轨甚至更低(股息率不少高于3%,高于一年存款利率),这也是支撑近期大盘随时形成拐点的重要因素之一。

继10月PPICPI裂口缩小之后,11月经济景气领先指标也开始回暖,如汇丰制造PMI预览值13个月来首返枯荣线上方。一系列的重大投资项目也在加速推进,可以预期这种经济增长向好趋势还会持续加强,上市公司盈利拐点逐步形成也是可以预期的。

当前最重要的是选择投资标的。未来一至两个季度,应围绕估值与经济增长主题,相对于非周期性股,周期性的成长拐点与绝对低估值正在形成共振点,如电力、基础建设、建材(水泥)以及二三线地产等是重点。站在三年以上的长周期投资,则应结合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未来的蓝筹股一定会出现于像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服务、环保、文化传媒等新兴产业领域。

(执业证书:S1450611020014)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