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市场解析 > 靠“输血”过日子不是长久之计

靠“输血”过日子不是长久之计

证券日报2012年11月15日09:40分类:市场解析

核心提示:改善承保的关键就在于,转变一味谋求“做大”的观念转而“做强”,而是通过提升新业务价值率、加强成本管理来“增强体质”,毕竟靠“输血”过日子也不是长久之计。

■刘敬元 

上市、发债、股东注资,保险公司对于资本的饥渴似乎永无止境。

一方面,尚未上市的保险公司从未放弃过试图通过上市而融资的努力。近几天,中国人保集团H股IPO进入倒计时的消息充盈着各大媒体,其融资规模或达40亿美元。同时,有关太平集团谋划上市的猜测也在坊间发酵,而其他险企谋求上市的消息也从未消失过。

另一方面,已经上市的4家险企还在陆续发债筹款。单是今年5月至7月期间,平安、国寿和新华就先后发布过关于“发行次级债获批”的公告,其中发债规模最 少的新华也有100亿元额度,而国寿的发债规模更是高达380亿元。而去年新华、国寿两大险企已分别发行了50亿元、300亿元次级债务。

而无论是上市还是发债都反映出险企急切的融资需求。以新华、国寿为例,即便已上市融资和发债,两家公司的偿付能力去年年末时仅分别为155.95%、170.12%。而不断提升的经营成本,加上行业环境的艰难,都让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断逼近监管红线。

事实上,在一定时期内,资本金的短缺一直给整个保险行业带来一抹阴影,因其在限制了投资灵活性的同时还增加了融资成本。而国内目前可供险资进行投资的渠道还在逐步拓展中,在放开之前,一定程度上还将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形成掣肘。

然而仅寄望上市或发债融资的问题在于,这些途径并不能解决资本缺乏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而要彻底改变缺少资金的问题,险企必须强身健体,逐步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如此才能健康成长。

具体就是要从提升承保、投资等主要业务的业绩表现来采取措施,逐步“转型”。如果说投资受制于资本市场环境因而施展的空间有限的话,险企对承保业务则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改善承保的关键就在于,转变一味谋求“做大”的观念转而“做强”,而是通过提升新业务价值率、加强成本管理来“增强体质”,毕竟靠“输血”过日子也不是长久之计。

[责任编辑:山晓倩]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