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未雨绸缪基金高筑信用“防火墙”

未雨绸缪基金高筑信用“防火墙”

中国证券报2012年11月08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李良

从山东海龙、江西赛维到新中基,债券市场接二连三的违约风险,在地方政府的果断“兜底”中被消弭,因此“信用债无违约风险”的想法深深烙进投资者的心中。但仅凭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信用债不断扩张的堤坝就能固若金汤么?在当前经济缓步下滑的背景下,许多机构投资者表示怀疑。

越来越多的债券基金经理将预防信用风险视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部分基金公司更是倾力打造一支独立的信用评价队伍,为旗下基金债券投资指引方向。在他们眼里,随着信用债市场的不断扩张,以及经济不断下滑导致政府财力的减弱,这种依赖政府“兜底”强行支撑的信用势必难以持续,信用风险控制能力将成为未来债券投资成败的关键。

债市发展的“双刃剑”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企业的融资方式,许多优秀企业更热衷于通过发行债券获得直接融资。这种改变,无疑刺激着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市场的快速发展,但带来的“副作用”也同样明显,以往被掩盖的“风险点”可能因此逐一引爆。

富国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饶刚指出,在信用债市场规模较小时,许多风险点都会被隐藏,因为出于信誉的考虑,政府会主动出手帮助企业实现偿付。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信用风险爆发的概率会越来越高,政府用财政收入或其他方式帮助企业偿债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下滑,政府财政收入有下降趋势,因此未来如果频繁出现信用债违约事件,政府的“兜底”行为将呈明显的选择性。

“政府会优先帮助国有企业渡过危机,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很有可能连为国企'兜底’的能力也没有。在这种背景下,未来信用债的风险差异将会很大,其对应的收益率差异也会很大,需要债券投资人进行更加准确的信用判断。”饶刚说,“随着信用债市场的发展,对于信用风险的把握将成为未来债券投资最核心的因素。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将成为未来决定固定收益投资成败的关键。”

上海某基金经理也指出,债券投资与股票投资角度不同的是,相较于其未来的成长性,债券投资更注重其现金流状况和债务到期偿付能力,从目前上市公司报表来看,现金流紧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到期难以偿债、需要政府“兜底”的现象在明年可能频频发生,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也将因此加大。

修“内功”防“外患”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爆发的信用风险,许多基金公司都开始着手建立内部信用风险控制体系,其中,内部信用评价工作是最关键的一环。

以富国基金为例,该基金所买的信用债都要经过内部评级,而且信用债能否纳入债券投资池,内部评级起着关键性作用。饶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近期投资情况来看,有些外部评级2A+的债券,并没有进入富国的可投资债券库;相反,有的2A-的债券,经过研究发现质地不错,则被列入投资库中。这种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之间的差异,往往会给债券基金带来超额收益。“此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人不同,基金公司做信用债投资研究还会考虑二级市场波动的收益。我们会持续跟踪,观察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出现变化,是否需要下调或上调评级,这也成为收益的重要来源。”饶刚说。

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总监透露,目前债券评级机构良莠不齐,评价能力差距过大,给基金经理的投资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也是基金公司建立内部评价体系的根本原因。他指出,在一个成熟的债券市场里,外部评价机构的公信力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中国信用债市场可预期的快速发展中,外部评价机构难以同步发展,未来基金公司会更多依靠内部评价体系来控制信用投资风险,帮助基金做出正确的信用债投资决策。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