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专家访谈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认为投资标的选择应注重盈利性

■专家访谈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认为投资标的选择应注重盈利性

中国证券报2012年11月07日04:2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黄莹颖 张莉

近日,民间资金出现回流实业的迹象,多地在政策上也积极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实体经济还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在关注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同时,更应当关注资金的使用效果,警惕资金再次流向泡沫化投资标的。

关注资金使用风险

中国证券报:目前部分金融数据出现好转迹象,主要是银行的信贷投放开始向实体经济倾斜。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陆磊:的确是存在这种现象,但这方面仍需要注意节奏。信贷数据好转,加上央行回购使流动性相应放松,会为一些企业部门提供充分的融资环境,有利于经济复苏。这点毫无疑问。

但问题是目前还需要关注负债率以及未来的盈利。也就是说,即便是实体经济或企业部门获得了融资,怎样利用手中的资金,也需要后续观察。到底是实体经济部门进入了新的领域,还是说仍然只是从事传统部门中有增长潜力的行业,存在不确定性。我比较担忧其中产生的问题,因为目前还没有看到有好的行业在实体经济中崛起。简单来说,经济增长点的寻找仍然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

现在只是流动性放松,依靠银行信贷规模来支持实体经济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但在资金的使用方面,我们担忧负债率进一步上升或泡沫化再次发生。如果实体经济中存在实际的经济增长点,资金会支持实体部门持续发展,但如果投资标的是不确定的,就很容易使已获得的信贷资金再次投入到资源类、资产类的泡沫工具。我们现在看到铁矿石、煤炭都出现库存下降,资源类产品价格和PPI出现一定程度反弹,会使一部分人选择买进资源类产品,以期未来价格走高获得资金收益。这种情况需要后续观察。

   中国证券报:资金流向出现变化,能否判断这是长期还是短期的趋势?

陆磊:即便资金转向实体经济部门是一种长期趋势,我们仍然需要关注其中的风险。银行有能力向企业释放流动性,这方面基本不存在问题,但企业部门能不能从实体经济的投资项目上赚钱,或重新进入曾经走过的泡沫化阶段,这种风险是需要关注的。

有人提出“未来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拉动”,但问题是新的投资能否证明未来的投资回报不会持续下降,或投资的行业比以往更好。从2009年开始出现的房地产泡沫、资源类泡沫,这些泡沫化过程都是实体经济部门拿着资金去投资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什么是实体经济。以往也存在一些企业,在拿到资金之后,投向泡沫化的投资标的。

   中国证券报: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驱动力何在?

陆磊:这种驱动力量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真正的实体经济部门去库存操作已接近尾声,现在企业进入补库存阶段,这使得实体经济部门的存货投资开始增加。这方面存在让信贷进入实体经济部门的推动力,即实体经济部门采取存货投资的方式恢复经济生产。其次,经过央行在公开市场的逆回购操作,银行流动性好转,金融供给部门向企业提供更多信贷。第三,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去泡沫化过程,但可以看到主流观点认为去泡沫化过程基本结束。该领域也会增加融资需求,资产领域的活跃度比以往更高。从供给和需求方面,都会存在相关的驱动力。

金融产品杠杆应适度

中国证券报:有关部门正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

陆磊:从2008年开始,有关部门不断发文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划分若干区域。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投资拉动可能较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需要两个要素:首先是彻彻底底的技术革命,如IT互联网、生物技术等等,有别人无法超越的产业优势,才可能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有些产业暂时是无本之木,产业发展还需要技术突破。

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私人投资部门的支持。私人资金发现可持续的中长期回报,进而投入到新产业中。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方式,主要仍然依靠外生力量,而不是内生动力。经济规律要求不应让政府部门来形成新兴产业,而是要交给市场去完成。

中国证券报:现在各地都非常重视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服务的完善能否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陆磊:我们在谋求金融产品创新同时,也必须关注风险,关注投资标的是否靠谱。不是考虑资金来了怎么样,而是要考虑资金该用给谁,投资之后能否带来真实回报。

从上述角度出发,我认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主要的问题不是加杠杆,而是去杠杆。如果杠杆越加越高,可能就会发生严重的问题。如美国次贷危机,其根源是过度杠杆化。只有保持适度杠杆,才意味着投资风险不会过高。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