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钢铁涨大盘跌”规律生效

“钢铁涨大盘跌”规律生效

中国证券报2012年10月27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万联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部  

本周五沪深股指出现的单日长阴,是行业轮动无力和久盘必跌魔咒的最终结果。沪指在10月9日站上2100点后,连续13个交易日在2100点到2138点之间窄幅震荡,领涨行业从券商、地产、水泥转换到了钢铁和核电等板块。

众所周知,钢铁股的上涨在反弹行情中,一直令人忌讳,今年以来钢铁和交运这样股价偏低的板块上涨,往往意味着行情顶部的到来。基于其基本面孱弱和长期去产能行业属性的认知,这两个行业出现急速拉升一般是短线炒作所为,且是在券商、地产等领涨板块失去动力后才会去配置这两个行业。技术面上,大盘迟迟无法突破今年9月7日形成的2140点,当天沪市放出了1111亿元的巨大成交量,这意味着当时套牢了比较多的资金;而在接近该点位时,套牢者和获利者都有短期出逃的冲动。毕竟四季度以来的上涨行情,还是建立在部分先行指标转好的预期上,当前正处在三季报公布的密集期,大部分周期行业三季报依然惨不忍睹。经济的好转短期无法证伪,大部分周期行业的盈利好转最快也要在四季度才可能出现,资金对这些行业的介入属于试水性质,因而上涨的持续性不强,通常会出现“进三步退一步”的情况。

10月的前三周,恒生指数和A股走势表现出奇的一致,恒指更是罕见地未跟随早见顶的美股走出独立行情,这很可能是QE3后资本短期流入所致。外汇市场上,香港金管局多次出手干预热钱流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也在25日触及涨停,中国9月新增外汇占款转正,印度、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在QE3出台后相继开始升值,以上都是QE3带来的全球风险偏好的上移和国际间资本净流入的变化。而涌向香港的热钱主要流向三类人民币资产:在香港上市的H股及A股ETF、离岸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及通过QFII渠道流向内地资本市场。这些资本配置的标的往往是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优质蓝筹股,而不是像钢铁这样的夕阳板块。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业轮动到了钢铁股,意味着那些有长期持有意愿的资本并不倾向于介入这类板块,而短线资金择价低者炒作,往往说明行情出现调整的概率大增。

资金面上,整个四季度流动性都偏向中性,很难出现一季度那样明显的环比改善情况。一方面,央行节前的天量逆回购开始到期,本周央行逆回购到期4050亿元,减去190亿元央票到期和共计3160亿元的逆回购,央行最终实现资金净回笼700亿元。近日各1月以下期SHIBOR都有所反弹,资金面紧张程度加深必将加压于市场。另一方面,从货币投放的惯例来看,历年四季度尤其是10月都是财政存款缴款的高峰,资金价格会受到这一因素的扰动加剧走高。

基本面方面,此前的上涨都是基于经济企稳和四季度企业盈利微弱反弹的预期,这些预期已经在9月27号以来的上涨中基本消耗。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25号表示,工业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实现稳定增长仍面临三大困难和挑战,这增加了工业领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动力。困难主要包括:一是工业品出口形势严峻,由于外需萎缩形成的下行压力,未来工业品出口稳定增长还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二是企业利润持续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今年1至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1%,企业成本费用增幅快于收入增幅,成本和资金的压力依然较大。三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凸显。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显现。基本面更明显的改善信号即需要耐心等待,也有赖于政策的刺激。而由于10月以来缺乏进一步的实质性利好刺激(至少需要等到十八大之后),基本面就算触底也可能是在底部徘徊,因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来讲,目前都找不到强劲复苏的动力。

周中汇丰PMI意料之中的反弹仅仅给市场带来了短期刺激,这可能因为市场早就透支了经济先行指标好转的利好预期。9月下旬以来,从煤炭、水泥、钢材等终端产品价格反弹,到铁路、公路等基建项目审批的加速,市场对四季度的经济企稳基本形成了共识,这和“十八大”的维稳因素一起促成了1999点以来的反弹行情。但是这样的反弹在十八大政策取向明晰之前,始终带有惴惴不安之感。中国经济又面临长期去杠杆去产能的十字路口,这使得投资者对反弹结束的一致预期高度强烈,纷纷获利了结暂时退出市场。短期来看,沪指、深成指、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都已跌破下方支撑的20天均线,而下周第一批创业板公司正式解禁,这将揭开首发原始股的解禁大潮。虽然有部分公司承诺暂缓减持,但这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减持的风险仍未完全释放。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若近期无降准或降息之类的政策大变数,市场短期可能重新回到孱弱走势。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