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警惕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继续恶化

警惕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继续恶化

经济参考报2012年10月25日04:21分类:新华社报刊

“从数据看趋势”系列时评之五

警惕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继续恶化

新华08网北京10月25日电(经济参考报记者 王龙云)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无论美欧发达经济体,还是“金砖”等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均呈“缓中趋稳”态势,但这种短暂的整固形态无法掩盖增长乏力、衰退风险犹存的现实。

从中期判断,世界经济若干年内仅能维持低速增长,而欧美债务危机的演进与应对,将成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未来面对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就外部环境而言,中国经济年内已无“硬着陆”之虑,但对于欧美经济变数的忧虑尚难消除。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月初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再次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表明了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悲观态度。报告预计,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3.3%,2013年为3.6%,分别比今年7月的预测值下调0.2和0.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增长预期降至1.3%和1.5%,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今明两年增长预期降至5.3%和5.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判断是基于本轮金融危机结束以来,世界经济所呈现的种种特征。

其一,世界经济由“南高北低”双速增长态势转为全面受挫,经济失衡依旧严重;其二,美欧国家因公共债务激增,在刺激经济时已无法指望财政政策,只能将货币宽松政策作为终极手段,其货币宽松政策在时间上有长期化趋势,在规模上也露出“无限化”苗头,其外溢效应已经对发展中经济体构成负面影响;其三,欧洲和美国的债务困局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顽疾,如果不在6到12个月内有效解决,将成为让世界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定时炸弹”;其四,主要经济体在走出“二战以来最黑暗时期”后,利益诉求加速分化,导致政策协调、秩序重建的意愿逐渐削弱。

上述特征构成一个令世界经济举步维艰的外部环境:在全球货币宽松大潮中,主要经济体之间形成政策对冲,主要国际货币汇价异常波动,“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借尸还魂,针对新兴市场的国际游资卷土重来。一系列不稳定不确定、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威胁的因素,很可能产生叠加效应。正如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普拉萨德教授所言,在各国国内外政治冲突、缺乏果断政策行动、政府无力解决不可持续的公共财政收支等深层次问题的打击下,全球经济复苏仍旧岌岌可危。还有分析指出,全球经济走势最近几年将呈长尾的“L”型,走出谷底后的爬坡过程仍需时日。

在欧美债务形势严峻、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慢增长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加快结构调整、挖掘内部潜力、弱化外部冲击已成当务之急。全球化让各国经济同此凉热,在无法与欧美经济脱钩的前提下,多建几道“防火墙”应是中国经济战略决策的题中之意,特别是要未雨绸缪,消除发达经济体货币宽松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潜在风险。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