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现在我们生活得体面多了”

“现在我们生活得体面多了”

经济参考报2012年10月19日04:21分类:新华社报刊

——保障房小区居民细说安居话感受

新华08网北京10月19日电(经济参考报记者)“以前住危房说起来都不好意思,现在我们生活得体面多了,我很满足。”在江西九江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区螺狮山,50多岁的殷国梁说这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殷国梁的妻子对他们亮堂温馨的小家十分满意:“以前全家住的是危房,吃着吃着饭楼顶上就会掉石灰渣下来,做饭都得撑伞。现在,小区环境又好,家又亮堂,真的是做梦样的。2010年,殷国梁夫妇和一对女儿住进了58栋411的就搬进来了,”记者看到,60栋墙面统一贴饰橙色瓷砖的楼房,颇显壮观。小区绿化率近36%,还配建了超市、农贸市场、学校等。

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让大量城市、工矿、林区、垦区棚户区居民几十年未解决的居住困难、生活环境差的问题得到了化解。一辈子生活在老棚户区的孙秀兰老人今年73岁了,她从没想过自己晚年还能住上带电梯的高层楼房。走进老人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新城小区的家,4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虽然不大,但却干净温馨。谈起曾经的居住环境,老人感慨万千:“1960年开始,我和丈夫还有4个孩子就一直挤在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到处漏风,冬天里即使生炉子还要穿上厚外套。” 

保障房小区三分建,七分管,管好了,群众才能住得省心、体面。记者采访发现,绝大多数保障房小区物业管费用虽然低于市场价,但“价减质不减”,这让很多群众感到“政府真是对我们管到底了”。

在广州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区之一的金沙洲社区,住着5600多户、1.7万保障对象。社区内一位姓丁的老人告诉记者,“这里每月物业管理费只有几毛钱,远低于周围楼盘,但管得好。”

常年租房、频繁搬家,这是很多住房困难家庭的相同境遇。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稳步推进,我国已建立起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租房等多层次、全覆盖的城市居民住房保障供应体系,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通过申请居住各类保障房找到了真正“有家”的感觉。

“搬来搬去的,8平方、10平方的都租过,心里就没有踏实过。”63岁的肖金玲说,“感谢政府给了我一个稳定的家,心里可踏实了,可以放心地去做老年人喜欢的事啦。”

在天津市秋怡家园公租房小区,《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小区门口车水马龙,小区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行。8栋1单元504室是肖金玲和丈夫李庆福的家,记者看到,这间5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厨房、卫生间、卧室、阳台大小适中,房屋设计合理。

肖金玲夫妇告诉记者,2003年房屋拆迁后,一下子没买到合适的房子,此后房价越涨越高,只能租房住。现在,夫妇每月收入约两千元,房租是每月850元,政府补贴285元,实际负担500多。“现在我太知足了,每月的房租我都会按时交纳,政府替我们想,我们也要替政府想。”

住房是民生之重,“安居”才能“乐业”,保障房大规模建设让数以千万的家庭安了居。统计数据表明,5年时间内,我国2600多万户城镇家庭住上了新房,近1亿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居住在江西抚州市利民南苑南区25栋2单元104室的徐显根原是粮管所下岗职工,以前一直住在粮管所的器材间。回想起过去,他摇头叹道:“以前谈不上过日子,下雨就漏,住的跟现在比是天上地下。”现在,徐显根就在利民南苑做保安,730元一个月,“有房住,又有了工作,这几年我心里过得舒坦啊!”

受益于棚改政策,黑龙江省伊春市美溪区桦皮羌子林场居民李淑华去年住上了楼房。这个区将棚改与生态移民结合,先后撤并5个林场所和2个自然屯,以降低人的生活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李淑华在内的1500多人搬到美溪区过上了城镇生活。

李淑华告诉记者,过去住的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每到冬天,捡柴劈柴烧炉子,天天弄得灰头土脸。如今住上新楼,宽敞明亮,不用挑水、烧炉子,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也都方便了。平时她在建筑工地做饭,丈夫在工地干活,春秋季节还能上山采点野菜,增加收入。她说:“现在没事我愿意去广场扭大秧歌,锻炼身体,干啥心劲儿都足。” 

(由记者罗博、孙英威、邓华宁、叶锋、李美娟、徐岳、乌梦达、关桂峰采写)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