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记者观察公募基金应尽快推出“留人”机制

■记者观察公募基金应尽快推出“留人”机制

中国证券报2012年10月19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曹淑彦

王亚伟成立私募打算复出—————这是18日投资圈的一大热点话题。今年5月,王亚伟高调召开媒体见面会,随后消失在公众视野外。5个多月后,他低调转型,在深圳成立私募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经理“公转私”引发业界反思,基金业应尽快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同时依托创新改善行业生态以留住核心人才。

作为拥有14年从业经历的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管理的基金业绩曾多次夺得年度排名冠军,但他在公募基金职业生涯辉煌之际转投私募。业内人士回顾说,早在2007年,基金业就出现了“公转私”的浪潮,肖华、江晖等明星人物投身阳光私募,随后出现了“公募派”私募。2009年至2010年,“奔私潮”再起。总体来看,股市大幅上涨时基金经理更可能考虑转型,而熊市期间“奔私”人数相对较少。除市场环境外,“奔私潮”的因素还包括个人职业规划、薪资收入、行业前景等。

有观点称,基金业人才流失的关键问题是没有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尤其是股权激励机制。在国外知名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如果基金经理业绩突出,股东会主动提出持股计划,通过利益一致化绑定优秀人才。在我国,基金公司员工持股曾长期处于争议中。直至今年9月,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对基金公司股权变动审核放松了限制,这意味着5%以下股权变更且对公司治理没有重大影响无需报证监会审批。接下来,基金公司需要切实设立合理的机制以留住优秀人才。

作为“猎手”,基金经理需要好的“猎枪”和好的“猎场”。对于王亚伟这种游猎公募基金多年的老“猎手”来说,私募基金能够给予他更灵活的投资机制和更加宽松的施展空间。某私募基金公司负责人曾说:“私募更加个性化,可以像花匠一样享受精细照管花圃的乐趣。”

   在王亚伟离职前,基金业正面临空前的瓶颈期:市场“股债双杀”,基金业绩拼的是谁亏得更少;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新的投资工具;基金话语权下降,投资者信心缺失;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矛盾激化。今年以来,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离职公告屡屡见诸报端,折射出基金业仍未走出困局。

不应忽视的是,今年以来,基金业悄然焕发第二春。资本市场改革带来了行业生存基础的改善。跨市场ETF、跨境ETF、发起式基金等创新型产品层出不穷。私募债、商品期货等投资标的拓宽。基金专户新规为基金公司迈向全面财富管理公司又打开了一扇窗。市场在改变,基金经理、高管和股东也在反思,如何将更多的“王亚伟”留在基金业,为普通投资者赚取超额收益,这个话题此刻更值得深思。

【责任编辑:周发】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