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大力上市新产品推动定价中心建设

大力上市新产品推动定价中心建设

评论
分享到
中国证券报2013年01月10日02:24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申屠青南 倪铭娅  

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理事长张凡、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张慎峰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大力上市新产品,加强新品种战略储备,推动我国定价中心建设。在传统商品期货的基础上,商品期货期权、商品指数等衍生品将有很大发展空间。

大力上市新产品

中国证券报:目前,期货市场改革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许多新品种正在研发论证中。交易所目前在准备哪些新品种,如何在产品设计中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

张凡:郑商所在“服务三农”、继续上市农产品的同时,正在积极拓展化工产品,开发建材、能源等领域产品,完善品种结构。2012年,玻璃、油菜籽、菜籽粕已经上市,目前正在研究论证马铃薯期货的可行性,同时正在积极研究推动动力煤、粳稻、晚籼稻等新品种上市。

为了使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郑商所努力从各个环节做好产品设计。在品种筛选阶段,以有利于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为目标筛选新品种。在调研论证阶段,以“讲求科学,落实细节”为原则,详细调研现货市场情况,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在合约设计阶段,做到既充分贴近现货市场,有利于现货企业套期保值,又遵循期货市场规律,方便投资者参与。在风险管理制度设计阶段,根据现货市场的特点,科学设计风险管理制度规则,优化风险管理流程。

张慎峰:产品丰富是市场功能发挥的重要基础。当前,中金所正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重点加快国债期货上市准备工作,并积极推进其他指数期货、股指期权和外汇期货的研发上市准备。

未来,中金所的产品架构将包括股权类期货与期权产品、利率类期货与期权产品、汇率类期货与期权产品三大类。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中金所将始终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在市场准备充分和条件成熟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市场产品创新;以服务和服从于金融市场发展和风险管理为基本定位,突出期货市场本源———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以建设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为落脚点,不断加强市场监管;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

推动定价中心建设

中国证券报:提到期货市场,不少人马上想到定价权。你如何看待国际定价权,郑商所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定价中心建设,增强定价权?

张凡:定价权,特别是一国在某一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该商品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实力,仓储、物流等配套能力,期货交易中心建立及发展程度,信息搜集、加工、发布及国际影响力,市场对外开放及国际化程度等。强有力的定价权是一国在某一商品上综合实力的体现,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期货市场等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郑商所准备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推动我国定价中心的建设,增强定价权,主要包括:一、大力上市新产品,不断填补我国在大宗商品领域的空白,为增强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奠定基础;二、精心维护老产品,进一步发挥市场功能,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三、大力培育和开发市场,力争主要品种交易量在世界同类品种交易量排名中位居前3位,不断提高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四、通过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适时引入国外投资者、探索与国际交易所之间合作新途径等方式,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增强国际影响力。

国债期货上市时机已成熟

中国证券报: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国债期货,有何意义和作用?我国上市国债期货的条件是否具备?

张慎峰:国债期货在国际上是风险最小、需求最广泛、最成熟的品种。目前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23家交易所都有交易,金砖5国只有中国还没有交易国债期货。随着我国债券规模的扩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债券持有者参与国债期货保值避险的需求日趋强烈。上市国债期货,能够为市场提供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形成由债券发行、交易、风险管理三级构成的完整的债券市场体系;为债券市场提供有效的定价基准,形成健全完善的基准利率体系;有利于活跃国债现券交易,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推动债券市场的统一互联、协调发展;有助于促进公司债发行,优化市场融资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推动债券市场长远发展,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当前,我国上市国债期货条件已具备、时机已成熟。第一,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国债定期滚动发行制度,国债现货存量巨大且持续增长,可流通国债余额已达7万亿元,能够支持国债期货的平稳运作。第二,国债发行和交易利率实现市场化,价格通过充分竞争形成,政策调控对市场影响较小。第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等机构避险需求日趋强烈,国债期货具有巨大的现实需求。第四,国债标准化程度高,交割便利,适合用作标准期货合约的标的。第五,《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推出国债期货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股指期货平稳运行也为交易所管理国债期货提供了重要的经验。第六,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有了一定发展,为上市国债期货奠定了市场基础。

重在“引进来”

中国证券报:对于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有什么建议?

张慎峰: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金融对外开放指导方针。我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也必须根据金融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引进来”、“走出去”两个方面都应该积极稳妥推进,但现阶段的重点还是“引进来”,要充分借鉴成熟市场经验,促进我国期货业的发展。

张凡:郑商所的对外开放工作,离不开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大环境,须在证监会的统一指导下进行。就交易所而言,郑商所准备在四个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建设。一是在所网站发布郑商所英文制度规则,提高交易所的国际影响力。二是加入国际衍生品协会及组织,参加知名的国际衍生品会议,参与政府间、行业间的国际合作计划,举办或承办若干大型国际会议。三是与国际重要交易所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选择国际一流交易所开展人员交流及培训。四是适时引进境外合格厂商和QFII等,探索境内外产品互挂、交易所并购等合作新途径,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期权市场空间巨大

中国证券报:怎样看期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张慎峰:我国期货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初具规模,已上市29个期货品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风险控制和监管框架,市场功能逐步发挥。但也要看到,期货市场产品门类还有待健全和完善,商品期货还没有原油、铁矿石等战略品种,金融期货仅有1个产品,交易量占据全球场内衍生品市场近一半的期权品种也还没有上市,在市场自身壮大以及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这是深化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张凡:经过二十多年探索和发展,郑商所已经具备了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指出要积极稳妥发展期货市场,社会各界对期货市场及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整体发展环境有利;二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跨国界流动等对商品期货有进一步深化发展的社会需求;三是金融衍生品不断推出和上市,将带来相关政策、市场影响、运作机制、参与群体和资金容量等多方面的积极变化,提供更多创新及发展的机会;四是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崛起,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等一系列发展战略,为郑商所上市区域优势品种,服务相关产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五是在传统商品期货的基础上,商品期货期权、商品指数等衍生品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