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没有理由放弃中低端制造业

没有理由放弃中低端制造业

评论
分享到
经济参考报2012年12月31日04:52分类:新华社报刊

新华08网北京12月31日电(经济参考报记者)只有落后的生产方式,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企业低利润,没有产品低利润率。在这个问题上,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的认知,我非常赞同。12月27日,他在杂志上撰文指出:中国制造业至少需要再发展30到40年,才能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才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完成中国的劳动力转移。

有人说,中国的产业可以实现直接跳跃式发展,例如发展高新科技、高端服务业。然而你会发现,皮鞋袜子、高楼大厦、钢材水泥是没办法直接在高端产业中生产出来的。只要市场需要钢材水泥,我们就得考虑由谁生产的问题。如果中国不生产,印度和美国就会生产。皮鞋袜子也一样,中国不生产,意大利和孟加拉国就会生产。为什么我们要把制造业的就业机会拱手让给别人呢?我们有什么权利放弃国际市场的争夺?没有一个全球性的市场,中国如此庞大的劳动力群体去哪儿吃饭?我认为,我们要升级、要转型,但那仅仅是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甚至不可能是主要的部分。

在樊纲看来,过去20、30年,中国企业通过代工学习和掌握了现有的技术知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只有接近前沿,才有创新的资格。因此,过去中国企业做代工是合理的,否则便无法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也无法走到创新前沿。其他国家为什么能够创新?以皮鞋、袜子为例,意大利历史上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都专注于制作皮鞋、袜子,他们积累了经验,拥有专业的知识,具备了核心竞争力,自然能够创新。

如果一家企业一开始就在品牌上投入太多资源,恐怕早垮了。但是,随着代工模式越来越成熟,企业盈利越来越多,企业应该认识到做品牌才能获得更稳健的长久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接近前沿了。他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过去已有的技术知识,开始谋求创新。

樊纲反对唱衰低端制造业。在他看来,唱衰低端制造业的环境下,有一些企业已经走上歧路。他们看不起原有的制造行业,试图转型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从事资本运作,这不仅分流了制造业所需的资金,也分散了企业的发展精力,更不可能思考要如何创新制造、如何发展品牌,最终的结果就是部分企业将走向倒闭。

从政策来讲,政府要重视产业链的集约化发展。内陆地区欢迎产业转移,但是产业转移不能是单个企业从东搬到西,那没有意义。必须要看到企业群,即为龙头企业搭建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群。政府为企业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产生集聚效应,发挥产业优势,这一点不可小觑。(钮文新)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