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突破7800亿元 创业板“闯三关”(2)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1-10-28 07:41
核心提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上市公司家数达到267家,占深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19.68%。市值也从2009年的1600多亿元,增长到7806亿元,占深交所总市值的10.52%。

部分创业板公司业绩提前“入冬”

□本报记者 周少杰

两年来,创业板公司总体业绩保持增长,并涌现出一批高成长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创业企业获得发展资金,极大增强了公司资金实力,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领域开花结果。

不过,在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部分公司开始出现业绩隐忧。眼下,一些创业板公司如何“过冬”成为创业者及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净利润持续增长

截至10月27日,已上市的271家创业板公司2011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悉数披露完毕。Wind资讯统计,可比的271家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949.52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的1059.62亿元,前三季度共实现盈利142.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5%。

自创业板设立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创业板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相对于2008年大幅增加,创业板公司业绩开始出现分化。不过,大部分具有技术优势的创业板公司仍在逆境中顶住经营压力,业绩依然持续增长。2008年至2010年,创业板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9.5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8.4%。

2008年至2010年期间,创业板公司平均毛利率高于同期主板、中小企业板平均毛利率。一批高成长公司涌向创业板市场,如汇川技术、新研股份、吉峰农机、乐视网、新大新材等,广泛分布于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及新能源等新经济领域。

也有部分创业板公司业绩出现下滑。据Wind统计,2008年至2010年,宝德股份、朗科科技、北陆药业三家公司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下降14.59%、9.99%和7.78%。

部分创业板公司业绩下滑趋势进一步扩大。截至10月27日,已披露三季报的创业板公司中,共计76家公司业绩下降。其中,当升科技业绩下降幅度达95.60%,前三季度实现盈利仅98.01万元,康芝药业、荃银高科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也分别下降84.82%、82.65%。

随着业界对A股市场退市制度的讨论深入,直接退市制度有可能在创业板市场实行。未来,少数成长性不足的创业板公司或将面临退市之虞,如何扭转业绩颓势或将成为部分创业板公司时下工作重点。

一些公司纷纷表示,接下来它们会在推动专利运营、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强化人力资源、展开股权激励等方面努力。

并购交易达125笔

上市前,创业企业基本依靠内部积累滚动式发展,对外投资规模小。通过上市,创业板公司发挥金融资源优势,利用收购兼并实现快速发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今年9月30日,267家公司共计募集资金净额1771.15亿元,平均筹资净额6.63亿元,计划募集资金657.74亿元,平均每家公司3个募投项目,平均每个募投项目投入资金超过8000万元。

两年以来,创业板发生大小并购交易共计125笔,并购总额43.8亿元,平均单笔并购金额超过3500万元,78%的交易为收购股权。实施并购交易最多的是爱尔眼科,先后实施了16笔并购交易,累计交易金额3.2亿元,上市网点从上市前的19家增加到36家,实现了快速扩张、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发展目标。万顺股份拟收购新加坡上市公司,金亚科技拟收购AIM市场的上市公司,开始了创业板跨国并购的有益探索。立思辰等4家公司提出了定向增发股份加现金的方案,开启了创业板股份支付的先河。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王韧认为,在信贷紧缩背景下,巨额超募无疑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带来了资金优势。对于那些具有明确的超募资金使用方向、发展空间更为明确的公司,则可能因为高额超募资金而插上成长的翅膀,实现成长的加速。

【责任编辑:山晓倩】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