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概念上市公司困境重重

来源:新华08网  2011-08-19 08:24
核心提示:过去两年一直狂飙突进的铁路建设终于在今年放缓了脚步:铁道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到7月,全国铁路完成基建投资2834亿元,同比下滑2.5%。这是今年以来,我国铁路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

  新华08网北京8月19日电(经济参考报记者 何欣荣 上海报道)过去两年一直狂飙突进的铁路建设终于在今年放缓了脚步:铁道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到7月,全国铁路完成基建投资2834亿元,同比下滑2.5%。这是今年以来,我国铁路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

  在铁道部公布数据之前,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决定适当降低我国新建高铁运营初期的速度,并暂停新的铁路建设项目。几番降温之下,曾经风光一时的高铁概念公司不仅股价暴跌,部分受冲击较大的高铁硬件厂商,甚至开始出现停产困境。

  业绩堪忧

  铁路投资的降温,从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今年1月份我国铁路的基建投资增速高达55.7%,此后一路下滑,到今年5月出现单月同比负增长,到今年7月出现累计同比负增长。

  对于全年的铁路基建投资总额,铁道部之前的表态是6000亿元,相比2010年的7091亿元下调了15%。“7·23”动车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决定对新建高铁降速并暂停新项目审批,同时开展高铁安全大检查。可以预见,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铁路投资的放缓力度会更加明显。

  在投资下滑的背景下,在建高铁项目面临着工期延长的可能。中金公司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年年初铁道部曾表示2011年将确保京沪、哈大、京石、石武、等12条高铁线路共计4715公里建成且投入运营。但目前时间已过大半,已通车运营的只有京沪高铁,今年仍有可能通车运营的还有汉宜和广深,而哈大、京石、石武等近3000公里的高铁预计将推迟至2012年,甚至2013年开通运营,占比高达60%以上。

  中金公司进一步指出,对于两大铁路基建龙头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而言,虽然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但由于新签订单将大幅下降,以及在手订单面临工期延长等因素,未来收入增长将大幅放缓,甚至下降。

  “虽然我们相信高铁总的投资规模不会发生变化,但在安全生产和铁道部融资吃紧的双重压力下,投资进度将大大放缓。这意味着,部分高铁概念股在上半年业绩尚可的情况下,下半年可能快速下滑。”一位研究人士分析说。

  停产困境

  从“7·23”动车事故至今,铁路基建板块的跌幅在15%左右,部分个股高达30%,而同期上证综指的跌幅还不到10%。

  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高铁概念股受挫并非只是投资者负面情绪的反映,部分受冲击较大的高铁硬件厂商,已开始出现停产困境。

  晋亿实业是我国高铁紧固件领域的龙头企业。2010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30.24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净利2.31亿元,而2009年同期则亏损155万元。这其中,高铁扣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但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47%,更贡献了利润的大头(高铁扣件毛利率是普通紧固件的2倍以上)。

  记者日前在该公司位于浙江的高铁扣件生产基地看到,偌大的厂房外冷冷清清,几乎没有工人和车辆进出。

  “高铁扣件车间已经停产了。”晋亿实业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动车事故给硬件厂商带来的冲击有两个层面:一是新接订单的消失。晋亿实业最新签订的一笔铁道扣件合同是在7月20日,此后公司再无公告中标信息。二是在手订单的延迟交付。“本来公司还有数亿元的供货合同,因对方要求推迟发货,生产只好暂停。”

  晋亿实业在8月18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1.05亿元,同比下降12%。公司同时预计前三季度的净利降幅将达到50%左右。

  受到冲击的绝不止晋亿实业这样的配件生产商。动车组制造商中国北车日前宣布,因旗下长客股份生产的动车连续出现故障,已决定主动进行内部质量排查,并暂缓CRH380BL型列车的交付,涉及合同金额67亿元。

  艰难自救

  晋亿实业副总经理涂志清向记者表示,公司早在2010年底就认识到,高铁的大规模投资是不可持续的。随着铁路建设速度逐步减缓、交货期延长或中标几率减少,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必将受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来自市场变化的风险已成为现实。

  为此,晋亿实业已在筹划建设三个五金配件方面的物流基地,计划通过由制造型企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尽量减少对高铁业务的依赖。

  中国南车董事会办公室主任郑胜日前在与机构投资者沟通时表示,动车组业务只是公司六大业务板块之一,2010年的收入占比在22%左右,高铁降温对公司的实际冲击并没有公众想象的那么大。除了国家铁路外,公司还在全力开拓城市轨道交通和海外市场,希望到“十二五”末来自国铁的收入占比降到50%以下,减少铁道部单一大客户的风险。

  铁路工程承包商也在开辟新的战场。中国铁建日前宣布,在做好铁路工程的同时,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资的机会,成立专业的港航局集团进军这一市场。

  高铁概念公司的突围,不仅是在业务上,还反映在融资上。比如,两大动车组制造商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早先推出的百亿定向增发融资计划,因各自股价在近期大幅下滑并跌破增发价而面临诸多变数。为此,两家公司都展开了自救行动。中国北车日前宣布,获得民生银行65亿元的银行授信。至此,中国北车已经获得总计969亿元人民币的银行授信。这意味着,即使从股市上直接融资受挫,来自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也可为中国北车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中国南车则发动公司的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管(共计12名)在8月中旬的两个交易日内,以个人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公司A股股票54.4万股。高管的集体增持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增持消息宣布当天,中国南车股价回升1.1%至5.49元,距离6.02元的增发价有约10%的空间。

【责任编辑:邹晨洁】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