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成因至85家上市公司放弃股权激励计划

来源:证券日报  2011-09-07 07:11

  2011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日趋活跃。据中金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初,终止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共有85家。同时,股权激励类公司股价跌破行权价或限制性股票转让价之后存在明显的反转效应。分析师认为,股权激励破发可看作市场见底的信号之一。说明股价很可能到了相对低估区间,未在上涨概率大于下跌概率。

  例如,6月18日,宁波GQY因“证券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撤销其去年提出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此外,广州国光、德豪润达,双林股份,中能电气等公司也都宣布停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然而,在市场行情比较低迷的2008年,也只有44家上市公司终止了股权激励计划,2009年有17家,2010年则仅有9家。

  对此,中金公司分析师汪超分析表示,公司停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主要是由于五方面原因所致,一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证券市场的变化,激励计划不具有操作性从而停止实施;二是随着证监会股权激励备忘录1.2.3号文件的发布,激励计划不符合文件规定,从而停止实施;三是公司业绩指标没有达到激励计划要求,如净资产收益率或净利润增长率未达到授予条件,导致股权激励计划停止实施;四是由于增发暂停;五是一些其他原因,包括长时间没有收到核准意见、因大股东占用资金导致回购或者国资委的评审意见停止实施。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执行的激励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即股票期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激励和股票增值权激励。

  数据还显示,从股票期权激励来看,目前已经实施236家期权激励的公司,排除其中31家已经实施但尚未到第一行权日的公司,剩余公司中可行权的有111家,其中有72家股价在股权激励有效期内跌破过行权价,占比64.86%。截至2011年8月31日仍有35只股价在行权价之下,跌破回补比率为51.39%。已经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公司共42家,其中有4家股价在股票解禁期内跌破过股票授予价,占比9.52%。截至2011年8月31日仍有2只股价在行权价之下,跌破回补比率为50%。

  分析师认为,股权激励类公司股价跌破行权价或限制性股票转让价之后存在明显的反转效应,且限制性股票的跌破概率远小于期权激励。股票出现破发除了公司基本面上的因素外,市场因素也不容忽略,尤其是当市场出现较多股权激励类股票破发时,往往意味着市场处在情绪悲观,恐慌性抛盘出现,市场筑底阶段,因此,股权激励破发也可成为市场见底的信号。此外,股权激励股票主要出现在股价和业绩波动较大的成长性公司,因此此类公司出现破发时,股价很可能到了相对低估区间,未来上涨概率大于下跌概率。该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可以选择性参与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关注“破发”股带来的安全边际以及把握预案、股东大会及授权日的公告日短期交易性机会。

【责任编辑:李澎】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