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理应成国际板计价交易货币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1-06-28 07:05

  ⊙孙建波

  国际板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本来国际板用人民币计价交易并无什么异议,但近来有观点认为应当采用美元计价交易。由此,有关国际板计价交易货币的讨论,成为近期理论界的争论焦点之一。不过,在笔者看来,中国目前并不需要发展美元融资市场,更需要发展能满足跨国公司开展中国业务所需融资的人民币融资市场。

  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基于笔者对以下几方面的认识。第一,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格局,决定了当前中国不应该发展美元融资市场。

  改革开放30年来,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产生的结果是贸易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同时,还是资本项目顺差国。“双顺差”现象表明,一方面,我们未能及时将经常项目顺差转化为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资本与技术;另一方面,主要由外国直接投资引起的资本项目顺差,又显示出中国是个资本净输出国,被美国等发达国家拿来弥补其本国储蓄的不足。

  确实,无论是贸易顺差还是资本项目顺差,结果是导致了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所以,不是缺少美元而是美元储备过多,成为困扰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影响因素。笔者据此认为,在美元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我们并不希望国际板再给中国带来过多的美元。

  第二,满足跨国公司在中国境内开展业务,理应采用人民币融资而不是美元融资。

  道理很简单,中国之所以要发展国际板,战略目标之一是为了鼓励投资者购买优质国外上市公司(如500强企业),但这类跨国公司一定是在中国境内有经营业务,正是为了开展中国业务才寻求国际板市场的融资机会。

  更重要的是,跨国公司开展中国业务,意味着这一业务背后是与中国资源密切相关的,与中国资源相匹配的资金在本质上反映了其背后的资本收益归哪种货币所有。鉴于目前中国并不缺乏美元,那就不必再推行“美元融资”了。从这个角度分析,国际板当然应当用人民币计价与交易了。

  第三,发展美元国际板,无助于减轻当前中国面临的经常项目顺差引起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格局。

  鉴于目前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主要是由贸易盈余形成的,如果国际板采用美元计价和交易,境内投资者还将用人民币换成美元,去购买国际板股票。从金融角度来看,与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增长的演进过程相比,这只是一个“逆过程”而已。但结果将有助于减轻由国际板因素引发的外汇储备增长。反之,则将导致金融因素引发外汇储备过度波动的不利影响。

  第四,发展人民币国际板,更有利于对资本账户和资本市场的监管。

  首先,从资本账户来看,如果国际板用美元计价,投资者将分散地换取美元,集体行动的无序性有可能带来巨大冲击。相反,如果国际板用人民币交易,上市公司在获得人民币融资之后,根据其募集投资项目的性质,将募集资本用于中国业务的人民币投资或外国业务的美元投资都是可以有序监管。

  从中国股票市场来看,一方面,考虑到目前对外币换取人民币数量监管较为成熟,不必担心在国际板在初生之际会遭遇外资的过度投机;另一方面,从国际板对A股市场的影响来看,只要国际板的定位清晰,公司类型、业务类型与A股市场中主板上市公司之间差异明显,就不会对A股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与影响。

  当然,发展人民币国际板,我们还是要做好充分的政策配套。一是要明确国际板的上市主体,特别是对在中国境内有业务的跨国公司,应鼓励其在中国境内以人民币融资方式作为资金来源;二是应当允许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人民币国际板,境外投资者投资国际板应与其投资A股市场相互区别;三是对人民币募集资金应建立专门账户,加强对募集投资项目配套资金的监管,坚决杜绝利用国际板所获融资在资本账户中兴风作浪的行为;四是逐步建立与成熟市场接轨的国际板制度安排,特别是在会计准则、信息披露及其他法律法规方面。对此,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先引进国际上较为成熟的上市公司在国际板上市,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作者系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陈周阳】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