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板与B股应该而且可以合二为一

来源:证券日报  2011-06-16 07:24

  ■孟勤国 

  近段时间,“四面吹风”将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板,B股应声连续大跌。有专家分析,这是因为B股投资者早先预期国际板也以美元计价可与B股合并,预期面临落空,投资者纷纷抬脚走人。此类分析是否靠谱姑且不论,但就B股和国际板合二为一而言,是有足够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管理层不妨静心思之。

  国际板说白些就是增加中国证券市场的交易品种——境外公司,让国内投资者不出国门不用美元也能炒世界500强公司的股票。国际板对于国内投资者没有任何法律或技术障碍,但依据以前的规范,境外投资者只能通过QFII投资国内股市而曲折投资国际板,而QFII是有投资额度的。这就意味着,如此国际板,依然是一个国内投资者自拉自唱的舞台,并不能像有人想象得那样,可使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可使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云云。如此国际板,除了为相关利益群体包括交易所、证券公司和中介机构增加一个收益渠道外,谈任何价值恐怕不易,如果有人说如此国际版具有投资价值,建议参考创业板高价圈钱的历史、跌跌不休的现状、许多股票的价格还会腰斩再腰斩的未来。

  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投机氛围浓厚,其原因主要在于制度不尽完善使得中国的股民和上市公司养成了投机的习惯。这种习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至于QFII也成了一个大散户。中国证券市场要想改变赌性十足的现状,可从国际板始,允许境外普通投资者自由投资国际板股票或者实行QFII投资国际板无限额。境外投资者的大量参与可以对冲和影响境内股民的炒作预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境内股民和上市公司的投资理念和习惯,也使得中国证券市场能够成为更多投资者可参与的平台,真正走上国际化的道路。但这样的国际板目前不能放在A股之中,因为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的货币,而且中国A股整体上还不能解除对境外投资者的法律限制。否则,就会出现境外投资者借道国际板全面进入A股的情形。

  B股是一个中国证券市场中独立于A股,而且相对封闭的空间。B股目前死气沉沉。问题在于,B股的现状不是B股自己造成的,完全是因为政策原因,例如十年不发行B股、不准境内机构参与等,像一个后娘养的孩子。其实,B股恰恰具有中国证券市场最需要的钙质:对境外投资者完全开放。如果不对境外投资者完全开放的国际板是伪国际化,具有市场价值的国际板必须对境外投资者完全开放。因此,在对境外投资者完全开放这一根本点上,国际板和B股具有共同的语言,B股完全可以改造为国际板。B股独立封闭的系统可以解决货币兑换问题和避免触犯A股限制境外投资者的法律红线,作为试点,也为今后中国证券市场全面国际化积累实践经验。

  改造B股为国际板只需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撤掉对境内机构投资者的限制,使之成为对境内外投资者完全开放的市场。二是允许B股系统内按照国家外汇局当日牌价自由兑换货币,确保境外投资者投资的自由进出。三是改为人民币计价,免去境内投资者兑换货币之累和防止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货币兑换。四是现有的B股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美元或港币折成人民币计价,或者卖出B股时兑换和提取外币。这四个问题都属于观念或技术问题,没有任何解决的难度。有人担心B股以人民币计价会导致A-B公司的A股价格的大幅波动,这是一很幼稚的观点。A、B股的差价是两个分割的市场造成的,而不是股票本身的原因。从法律上,A、B股是同股同权的,只是计价币种不同。B股改造为国际板后依然独立,国际板和A股主板的差价可以继续存在,不影响A股主板投资者的利益。不排除出现原有B股因国际板激活而上升从而与A股主板价格齐平的现象,如果这样,是一件没有输家的好事。B股的投资者多为当年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政策的牺牲者,让他们享受一次制度红利也算是一个公平补偿。

  B股只有几百亿市值,有所谓的专家不屑一顾,很轻浮地主张关闭。几百亿市值虽然不大,但也涉及数万投资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管理层切莫听信妖言。对B股问题值得管理层重视。制度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如能借推出国际板解决B股问题,是一举两得的民心工程,可以树为实现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

  (作者: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

【责任编辑:李澎】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