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券商有人欢喜有人忧 弯道超车有机会

随着北交所的推出,拥有大量新三板储备项目的中小券商颇受鼓舞——因为坚守多年后,终于有望实现保荐业务“弯道超车”。

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逐渐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蕴藏大量的投行业务机会,是券商投行竞争的主战场之一。部分中小券商将新三板业务作为突破口,通过资源集中、单点发力,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但也有中小券商“犯难”,由于前期项目储备不多,对于是否要全面发力追赶,是否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公司内部出现了分歧。

有人守得云开见月明

当北交所设立消息一锤定音时,一些中小券商新三板业务人士感慨万千。据了解,多家中小券商一直将新三板业务视为“弯道超车”机会,是投行收入的新增长点。

从目前形势来看,项目储备丰富的券商在北交所业务上具有先发优势。数据显示,在项目排名中,中小券商占据上风。

根据股转系统对主办券商督导项目的统计,截至2020年末,申万宏源督导家数最多,达639家。近年来,开源证券以“黑马”姿态出现在新三板市场,去年以567家督导家数排名第二。安信证券、东吴证券、国融证券分别以332家、315家、314家依次排名第三至第五。

截至9月3日,在新三板精选层已挂牌项目中,中信建投的项目最多,共有9家;申万宏源排名第二,有6家;开源证券、国元证券、安信证券各有4家。

事实上,中小券商的坚守过程颇为曲折,主要因为此前新三板改革不及预期,成交低迷,一些投资者亏损离场,挂牌企业排队摘牌……随后有多家券商收缩业务,诸如裁撤新三板部门,并入了投行业务。仅有少数中小券商至今仍然保留独立的一级部门来开展三板业务。

天风证券成长企业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李统超曾对记者表示,公司从2013年开始布局新三板业务,从企业规模、利润还不出众的时候就开始服务,挂牌、督导、做市、融资,陪伴企业走过三板市场的低迷期,也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慢慢成长。“我们坚守新三板市场,更多是我们对行业和标的有研判,我们服务的企业一直坚守在新三板,所以我们也一直坚持服务。此外,在保持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我们也不断提升项目储备量和落地签约优质承销保荐项目。”

在他看来,新三板业务对头部券商而言性价比较低,但对于中小券商而言则是可以介入并获取利润的市场。中小券商可以在企业规模和利润还不出众的阶段,就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跟踪及孵化工作,充分发挥券商行业研究和产业服务的能力,帮助企业赋能,挖掘高成长型企业,长期陪伴中小企业成长,提升中小企业的投行业务集中度,实现保荐业务弯道超车的可能。

有人感叹“不容易”

对于部分储备项目相对较少的中小券商而言,如今是否要效仿上述中小券商——将新三板作为投行业务突破口发起追赶,业内有不同声音。

对此,一家小型券商投行高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内部有分歧。支持声音认为应把握好重大政策机遇开展业务,努力弯道超车;反对声音则表示前期储备项目不多,如今再全面投入人力和资源,成本消耗将会比较大。

“主要是看北交所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该名投行高管说,“目前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合计已有4000多家上市公司,而美股市场有7000多家上市公司。未来A股上市公司总量会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可以反推北交所会有多少家上市公司。但中小券商在这当中能分到多少市场份额,我们心中则打问号。”

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也表示“不容易”,“我们目前在梳理新三板项目,但尚未见到要全面投入人力、财力的动静。我们不可能放弃北交所业务,毕竟涉及IPO承销保荐,但当年裁撤场外市场部也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现在是否要重新全面发力不好说,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据了解,上述人士供职的券商在新三板业务上曾“小有名气”,但在新三板市场低迷阶段选择了收缩布局,裁撤场外市场部,将新三板业务并入投行部门,目前督导的新三板项目并不多。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