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管加速布局中国 金融市场开放持续加码

新华财经上海9月9日电(记者 郭慕清)海外资管布局中国速度正在加快。近一个月来,无论从贝莱德基金首只外资公募正式落地,再到瑞士百达在中国推出首只QDLP基金等,都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中国坚持自主有序地扩大金融业开放,力度大、覆盖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越来越多海外资管巨头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在中国展业的期盼,正积极有序地进入中国市场。

海外资管加速布局中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贝莱德于2006年进入中国,截至6月30日,贝莱德总资产管理规模近9.5万亿美元,多年来一直通过QFII、RQFII、陆港通等参与中国A股市场投资。9月7日,贝莱德首只公募基金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获证监会确认基金备案手续,正式成立,募集规模达66.8亿元人民币,募集认购总户数超过11.10万户。

贝莱德基金经理唐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贝莱德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趋势充满信心,该基金将聚焦来自新能源、泛消费、数字化革命、养老、产业创新升级的五大增长新动力,秉承过往投资A股的成功经验,做好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

富达国际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达了积极参与中国公募市场的迫切心情。作为全球最大的主动资产管理机构之一,截至2020年末,管理资产规模约7000亿美元,在中国境内的投资经验已超过二十年。上述负责人表示,富达在中国设立公募基金的申请刚刚获批,希望可以尽快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是瑞士百达集团旗下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截至6月30日,管理资产规模逾2740亿美元。9月8日,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宣布,其位于上海的外商独资企业百达世瑞(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产品备案,推出首只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基金——百达特殊交易机会对冲私募证券基金1号。

“在中国境内推出的首只QDLP基金是我们扩大中国业务的重要一步,上海的QDLP项目可以让全球的资产管理机构向中国境内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用以投资海外传统资产,以及诸如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另类资产,希望以此能为境内合格投资者提供长期、多元化的全球投资机遇。”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亚洲(除日本)首席执行官赵俊杰说。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快步伐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共批准了外资来华设立100多家各类银行保险业机构、10家外资控股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6家外资企业征信评级支付清算机构。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资者增持包括股票、债券、存贷款在内的境内人民币资产共计1.27万亿人民币,显示出中国金融市场巨大的吸引力。

发展高质量金融业,推进更高水平金融开放,中国的步伐越来越快。9月4日,在“2021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一行两会一局重磅发声:金融业开放承诺逐步转向负面清单模式,推动资本市场制度性开放,便利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

在刚刚结束的第60届WFE(世界交易所联合会)会员大会暨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透露,证监会正按照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统一部署,研究推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相关举措。具体方向包括,继续拓宽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拓展和优化沪伦通制度,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化品种供给,推动建立境外从业人员资质认证机制等,为境外机构和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公平、高效和便利的服务。

越来越开放的中国让外资看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贝莱德智库7月发布的中期投资展望报告着重指出,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发达经济体通过前所未有的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疫情冲击之时,中国避免“大水漫灌”,寻求降低金融风险。这些举措可能短期影响经济增速,但长期看有望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贝莱德智库建议,从战略角度“大幅加码中国”。

在这一背景中,中国公司应该如何抓住机遇,与外资共舞?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胡一帆建议,当前中国市场的“蓄水池”效应越发凸显,外资青睐的中国资产也从大金融转向科技和消费,中国公司要持续获得外资关注,不仅要会创造利润,还要做好ESG。

专家表示,目前看中国的跨境双向投资愈加活跃,监管部门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步伐越来越快,将使得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加大在华投资,抢滩中国市场,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提供蓬勃动能。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林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