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e观察】创业板注册制一周年:改革激发活力 增添创新动力

新华财经深圳8月24日电(记者吴燕婷、闫鹏)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企业上市的钟声在深交所敲响,创业板正式步入注册制时代。

作为资本市场“增量+存量”同步推进的改革,创业板不仅仅在首发环节实施注册制,创业板再融资、并购重组也同步实施注册制,并以注册制为主线,统筹完善上市、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退市等各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既有改革的突破优化,又兼顾了制度的稳定性、延续性,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年来,截至8月24日,已有184家公司在注册制规则下成功登陆创业板,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上市条件包容性提升 上市通道进一步拓宽

注册制改革运行的一年时间里,创业板坚守“三创”“四新”定位,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数字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深交所共受理728家企业的创业板首发上市申请。其中,平移企业和新申报企业分别有176家、552家;已注册、在审、已终止的申报企业分别有212家、407家、108家。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制定了更为多元、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

截至8月20日,创业板注册制下新申报企业中有28家企业以第二套盈利上市标准申报,占比5%,其中迈普医学已上市、雷电微力已注册生效。多元化上市条件效果显现,对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行业结构更加多元包容,聚焦“三创”“四新”板块定位,表现出更好地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并保持了较强的创新属性。截至8月20日,创业板新增182家注册制上市公司,其中157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86%。

再融资拥抱制度红利 三成创业板企业积极参与

注册制实施以来,创业板再融资“焕发新生”,直接融资功能有效发挥。

2020年9月17日,仟源医药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获中国证监会注册通过,成为第一家享受小额快速融资制度改革“红利”的公司。仟源医药非公开发行从提交申请到注册通过仅耗时8个工作日,注册通过到资金到位仅耗时9个工作日,耗时堪比申请一笔短期银行贷款,极大的提高了直接融资效率、降低了直接融资成本。

无独有偶,康泰生物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入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从申请受理到审核通过仅26天,从提交注册到注册生效仅10天时间,为公司高效完成新冠疫苗研发投产提供了强大助力。

记者了解到,创业板再融资注册制改革从发行条件、小额快速融资限额、批文有效期等方面优化制度安排,同时压缩审核注册期限,提高融资效率,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在注册制改革牵引下,创业板的再融资制度的包容性也日益显现。据深交所统计,自2020年2月再融资新政实施以来,截至8月20日,创业板公司共推出100家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融资方案,合计拟融资997.99亿元,其中72家次受益于“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不低于45%”发行条件的取消。

深交所数据显示,自注册制实施以来,深交所已累计受理创业板再融资申请362家次,共涉及342家上市公司,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家数的34%,实际融资1638.88亿元,融资家次及融资金额超过以往的任一年度。

并购重组回归理性 重组上市实现突破

“本次重组注册制坚持创业板定位的基本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存量企业需求,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同行业或上下游产业整合,在定价机制、配套融资等方面放宽限制,提升上述公司融资能力。”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

注册制实施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更趋理性。据深交所统计,截至8月20日,深交所共受理重组项目23家,交易金额合计309.88亿元,注册生效8家,交易金额合计41.76亿元。

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并重是其中一大亮点。创业板首次披露的并购重组方案共43单,其中同行业产业整合方案25单,占比近六成,实施完成的重组方案11单,其中同行业产业整合方案5单,占比近五成。重组标的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领域。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重组项目或横向拓宽产业维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或纵向打通产业上下游,有效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更好助力公司平稳发展。

一组数据显示,此前创业板重大资产重组平均资产评估溢价率达到6.65倍,并购高峰期2015年至2017年平均估值溢价率更是在7.5倍以上,但在注册制实施以后,平均增值率下降至3.61倍,溢价率已明显回落,并购重组整体估值更加理性。

在沉寂多年之后,创业板重组上市也实现突破。2019年10月,证监会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为创业板存量公司通过重组上市方式直接吸纳相关资产提供了路径。

注册制实施以来,已有爱司凯、普丽盛等创业板公司披露重组上市方案并已被深交所受理。此外,当升科技重组方案符合小额快速条件的重组申请,交易所受理后无问询环节,直接出具审核报告。

股权激励高效便捷 激发企业成长动力

注册制实施后,创业板股权激励改革引入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模式,同时在授予价格、激励对象、激励规模等方面优化制度安排。随后,创业板新型股权激励方案持续涌现,呈现出“存量+增量”改革同步推进、新旧规则平稳过渡的特点。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共计有231家创业板公司披露246单股权激励方案,其中164单方案使用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占比达66.67%。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允许公司在满足相应获益条件后,将授予股份分次登记至激励对象名下,突破了60日内完成授予登记的限制。同时,获益条件包含12个月以上任职期限的,实际授予权益登记后可不再设置限售期,激励模式更为灵活,员工资金压力减轻。

除了提供更为简便灵活的激励模式之外,创业板股权激励授予价格突破50%折扣限制。当前,共计有8家创业板公司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突破50%折扣限制,涉及标的股票9867.8万股。定价机制优化为上市公司实施强效激励方案提供便利。

此外,创业板股权激励范围、激励上限同步放宽,允许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成为激励对象,并将股权激励上限从10%提升至20%。截至8月20日,共计40家创业板公司激励对象包括上述主体,另有11家公司累计激励权益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

回溯过去,创业板注册制运行一年以来,板块建设呈现积极向好态势,创新创业企业上市通道进一步拓宽,板块吸引力持续提升,再融资市场蓬勃发展,直接融资比重大幅增加,常态化退市机制平稳落地,制度有效性得到充分检验,市场各方获得感明显,为推动新经济发展、服务双创企业成长注入新动能。

展望未来,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创业板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创业创新的根本宗旨,以开明、透明、廉明、严明的制度安排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转型新活力,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