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中国有能力成为全球新的安全资产中心

后疫情时代,全球资产将流向何方?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即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了这样的判断。在此背景下,会议提出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对此,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政治局会议提出“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在稳定国内经济的同时,也能为海内外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投资预期。在这样的宏观政策配合下,中国有能力成为后疫情时代全球新的安全资产中心。

推进构建全球安全资产中心

目前,监管层也已注意到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恢复常态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刘锋看来,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部署,能在稳定国内经济的同时,也能为海内外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投资预期。这样连贯稳定的宏观政策环境,将有效避免资金大进大出,也为中国在后疫情时代成为全球新的安全资产中心提供了支撑。

除宏观政策的支持外,刘锋认为,中国市场的其他优势也让中国有能力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成为全球新的安全资产中心。

一是中国利率定价体系的“安全垫”仍然可观。

央行进入21世纪之后,一直没有真正动用自身资产负债表工具实施美国、欧洲与日本样式的量化宽松,在利率工具及货币数量工具(准备金率)等方面都还有较大空间,即中国安全资产的收益率因为央行利率定价基准的空间而仍然存在较高的安全边际,相对于已经跌入或即将跌入负利率区间的美欧日各国国债等“安全资产”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二是中国率先控制疫情并开始复产复工,抗疫过程中展现的国家能力显示自身整体宏观风险较其他经济体为低,国家发展相关的各项政策预期稳定性更高。因此,中国市场对于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应仅从估值低着眼,而应从宏观避险价值上把握才更为全面。

三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然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国际资产有着充足的吸引力。

不过,刘锋也认为中国仍需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改革,不断优化和丰富外资投资国内资本市场的路径和产品,畅通国内资本投向境外市场渠道,以增加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和外资配置的便利度。

刘锋指出,目前国内资产化、证券化程度仍然有待加强,今年我国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才正式推出、银行间货币工具也有继续丰富的空间。国内债券产品的期限结构也并不合理,国债市场期货产品仍有待拓展。

我国的债券市场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改革发行和登记制度,加速注册制的实施,减少投资者入市限制,提高市场流动性和交易便利,不断丰富品种,完善期限结构,提升信用评级有效性以及优化债券违约市场化处置机制。

仅在债券评级这一细分领域,国内评级市场就仍未能与国际标准接轨,国内评级有存在虚高的情况,AAA级债券的爆雷无疑会影响中国资产的整体信誉。另外,国际化程度不高,也意味着海外投资者无法真正理解国内资产的价值,其获取的相关信息与评价较少且不准确。对此,刘锋认为,要打破各个类型债券市场之间的藩篱,理顺债权融资工具的信用风险定价机制,完善信用评级国际化等一系列配套机制建设,促进债券市场的长足发展。

除此以外,刘锋认为,在相关配套基础条件和管理比较完善、汇率预期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有序放松资本管制,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上,可以逐步探索从对资本流动的通道审批制管理,逐步转向以金融中介机构资本进出账户管理为抓手的新型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需要实时关注资本项目双向开放的风险防范,区分实体经济运行中的正常外汇需求和短期的投机需求,防止汇率的短期波动被投机者利用,防范私人部门的短期外债风险以及国际资本市场风险传染。

整体而言,在刘锋看来,如何进一步通过金融体系的改革开放,完善一系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法律体系、多层次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国际化的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国际化的研究定价和估值体系、资本流动和换汇便利等方面的配套机制,实现中国金融体系更高水平的市场化、法治化与国际化,以吸引全球投资者,是中国构建新的全球安全资产中心的必由之路。

注册制改革也需完善“出口端”退市制度

具体到权益市场,近年来A股也受到了海外资本的格外关注。

今年5月,MSCI国际指数编制公司公布了2021年5月的指数季度调整结果,新增109只个股,其中就包括39只A股股票,更有5只科创板股票本次新纳入MSCI中国A股指数,这也是科创板股票首次进入MSCI旗舰指数系列。

实际上,科创板作为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通过注册制和丰富上市标准等改革,已经提升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时至今日,科创板已平稳运行两周年,拥有超300家上市公司。

刘锋认为,注册制改革是继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多年来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化水平,设立了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标准,信息披露更加完备透明,基本解决了资本市场的“入口”问题。

但他表示,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不在于“入口”,而在于“出口”。刘锋指出,中国的上市公司数量在过去十年翻了一倍,总市值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这中间有占用市场资源的僵尸企业存在,市场热钱以及部分散户投资者反而热衷于追逐这批具有退市风险的个股。

“有进有出,才能打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实现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将A股打造成更具国际吸引力的全球性市场。”刘锋说。

除退市制度外,刘锋认为资本市场的改革还需要继续保持“零容忍”的态度,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证券账户的异动监管,从根源打击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强市场机制的建设,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倒逼上市公司提高治理质量,强化投资者保护,做到有法可依,提升监管能力,实现精准打击。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的A股市场,由于相关政策的变动等因素,部分新兴产业个股股价出现震荡,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投资者的关注。

刘锋认为,从近期监管层的表态来看,已经意识到了市场上存在一些由资本无序扩张带来的乱象,如果不进行有效的遏制与解决,反而会进一步影响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针对平台经济、校外培训机构、还是医美以及网络游戏,监管的本意都是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并非针对相关行业的限制和打压。”刘锋表示,对于行业及市场,一方面要遵循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防范资本介入后引发金融脱实向虚,导致平台经济的垄断,形成影响经济发展的系统性风险。

实际上,将资本置于监管掌控下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形成连贯稳定的行业政策环境,也能够稳定投资者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期,提升相关资产的吸引力。不过,刘锋也提出,在此期间,监管层也应增强与市场沟通的力度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使得投资者充分了解政策内涵,形成对行业投资的准确研判。


编辑:曹煜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