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力量”洞见科创板两年成长路

新华财经北京7月22日电(记者黄一灵) 今天,在科创板开市两周年之际,苏州瑞可达在科创板上市。两年前,也是这一天,苏州华兴源创以证券代码“688001”成为科创板第一股。

目前,科创板已成为苏州企业集中上市的战略高地,已有33家苏州科创企业登陆科创板,占苏州今年新上市公司比例过半,苏州的科创板新增量也居各大城市之首。

苏州是科创板大力支持“硬科技”企业的一个城市缩影。科创板为“硬科技”企业量身定制的改革红利,不仅大大提升资本市场的包容性,更是为以苏州为代表的、处于新时代经济转型期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变,连通了资本市场的对接路径;同时,苏州高新技术企业接连登陆资本市场,也成就了科创板的板块吸引力和硬科技成色。

经济转型找到新立足点

截至7月21日收盘,科创板已上市公司达311家,总市值合计4.78万亿元。两年间,多个闪亮的“苏州时刻”折射出科创板的科创魅力。

2019年7月22日,华兴源创、天准科技和瀚川智能亮相在科创板“首秀”的聚光灯下。至此,以制造业发达闻名的苏州因这三家企业的集中亮相迎来了科技创新发展的高光时刻。三家企业率先挂牌、申报企业总数名列前茅,苏州在科创板这个专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板块上找准了立足点。

2020年1月23日,同样来自苏州的泽璟制药成为全国首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科创板公司。这是科创板首开A股市场上未盈利企业上市入口后,首家因科技过硬、依循市值标准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泽璟制药的上市之路向市场证明了资本市场的改革红利给科创企业带来的新机遇。

科创板离不开资本市场与硬科技实力的有机互动。目前30多家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基本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14家曾被认定为“独角兽”培育企业,17家曾获“瞪羚企业”认定,18家企业获评各级单项冠军及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市场为企业提供高效的资源配置平台,企业为市场带来示范聚集效应,相互成就共同发展。

加大对科创企业扶持力度

去年10月,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苏南)揭牌暨开学仪式在苏州相城举行。首批130家学员企业中,苏州企业有83家,这些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包含培训、走访、问诊、沙龙等在内的精准培育服务。不少企业通过培训加深了对科创板的定位、承担使命、审核理念、上市发行条件的理解,消除了“距离感”,增强了“获得感”。

如果说上交所等的“上门服务”带来了“伯乐”,那么培养内生动力、让更多“千里马”脱颖而出,则为苏州科创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创造了更多机会。

为推进科创板上市工作,苏州已多轮遴选企业,提高企业储备精准度,加强宣传培训,先后培训企业近300家。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鼓励企业科创板上市的若干意见》,更好地解决重点企业困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其中,苏州工业园区2019年底创新推出“企业上市金色苗圃工程”,在持续完善上市企业培育生态体系、扩充园区上市企业后备力量方面成效明显。据了解,苗圃工程发起成立苏州工业园区企业“星湖大学”,从认定、资金、信贷、培训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资本市场改革的历史机遇、苏州经济优质的生态环境、苏州企业稳步提升的上市意识、精准靠前的上市服务,催生出‘苏州板块’稳步壮大的实绩。”苏州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之城垒高科创基石

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区域经济的展示窗。资本市场“苏州板块”的快速壮大,特别是在科创板上的亮眼表现,向外界展示了苏州“科创之城”的新形象。

东吴证券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苏州陆续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1.8%,与当前资本市场改革侧重扶持的行业导向相一致。

一方面,科创企业的脱颖而出是苏州创新发展的实力呈现;另一方面,企业登陆科创板可以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循环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企业。

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正在成为苏州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不断壮大的“苏州板块”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带动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为苏州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对苏州塑造竞争新优势起到积极作用,“火车头”效应日显。

两年来,33家苏州企业登陆科创板,这仅仅是开了个头。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