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 与药品集采存在三大政策区别

新华财经北京6月4日电(记者李唐宁) 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4日正式公布,其中明确将持续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促进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业内专家表示,本次《指导意见》的印发,标志着带量采购成为医用耗材主流招采模式,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

文件明确耗材集采三大政策区别

《指导意见》明确了品种、企业、医疗机构的采购覆盖范围。重点将部分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市场竞争较充分、同质化水平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采购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指导意见》还透露出“重磅”信息:医保支付标准统一在高值耗材上实现了。《指导意见》显示,对医保支付范围内的集中采购高值医用耗材,中选产品医保支付标准按照中选价格确定,非中选产品医保支付标准不高于类别相同、功能相近中选产品的最高中选价格。

此外,针对行业最为关注价格确定原则,《指导意见》明确,将治疗目的、临床功效、产品质量类似的同类高值医用耗材采购量合并,统一竞价,公平竞争;鼓励合并分组,促进竞争。需要联合使用的多种高值医用耗材可整合成系统,视为一个品种进行采购。

“价格将真正成为影响患者品牌选择的因素。”一位不愿署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也就是说,未来带量采购的高值耗材,医保将按照统一价格进行支付,那么,价格远远高于中选价格的产品怎么卖,这是接下来值得思考的问题。”

价值医疗顾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梁嘉琳对新华财经记者表示,相对于药品,《指导意见》透露出耗材集采最大的三个政策区别。

其一,是允许多种耗材组合采购:需要联合使用的多种高值医用耗材可整合成系统,视为一个品种进行采购。

其二,是集采方法上改革创新,尊重科学、一品一策,“不同于化学药品有通用名、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医用耗材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时有发生,产品质量性能直接评价存在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高值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特点、标准化程度、参与企业数量等因素,因材施策,可采取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方式进行采购。”他说。

其三,重视中标品种长程质量监测,中选产品使用中发生不良事件和质量问题的,医疗机构应及时按程序报告。

业内人士预计,《指导意见》公布后,第二批高值耗材带量采购或将加速推进:“目前,国采冠脉支架已进入落地执行期,第二批人工关节类国采蓄势待发,随着带量采购迈向常态化开展,招标-采购-使用-回款这一整套流程急需指导与监管。《指导意见》对各省今后自行制定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相关规定和政策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认为,耗材集采的核心目的是完善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治理价格虚高问题,明显降低患者负担,净化行业生态。本次《指导意见》的印发,标志着带量采购成为医用耗材主流招采模式,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

业内专家:避免以定价代替竞争

近年来,我国医用耗材行业快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技术明显进步,在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机构报告显示,中国医疗器械规模已达8000亿元左右,从业人员近200万人,产品规格型号超2000万个。

蒋昌松认为,在宏观层面,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转为中高速发展阶段,正在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全球超大规模市场,给医用耗材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老龄化持续加深,医药卫生费用涨幅过快可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要求医用耗材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高质量医用耗材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迫在眉睫,要求医用耗材行业走向创新之路。

不过,需要承认是的,在此过程中,行业也出现了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对此,专家建议,医保部门作为战略主动购买方,可以通过以需求引导供给,深刻影响产业发展。要克服行政冲动,避免各种形式的以定价代替竞争,摈弃盲目追求全国最低价的惯性思维。带量采购降低虚高价格,必然涉及较大的利益调节,应团结利益相关方,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促进三医联动改革。

在实际操作层面,有业内人士提出,以植介入材料为代表的高值耗材、以缝合输注材料为代表的低值耗材和以生化发光为代表的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终端规模合计约4000亿元。当前阶段,可以选择卫健委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药监第一批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监管耗材品种相交叉的品种,可重点放在心血管、骨科、眼科、通用耗材、检验试剂等产品上。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