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续航焦虑”背后:卖电池还是卖车?

新华财经深圳1月22日电(记者印朋)近日,围绕“1000公里续航”和几分钟快速充电是否能做到,广汽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有一段“隔空对话”。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应支持百家争鸣,充分探索,过早局限于电动化及其续航能力,将收窄行业赛道、放弃能源探索,可能陷入“内卷化”。

年初以来,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电池相关板块受到市场青睐,与近期多款长续航电池产品预告量产有关。厂商的主打卖点是通过某一款产品终结“续航焦虑”。蔚来汽车、广汽集团、智己汽车等国内车企以及美国的特斯拉均表示有1000公里续航动力电池的量产计划。

“续航焦虑”是影响新能源电动汽车渗透率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这其中既有单车续航里程的焦虑,也有二次充电便利度的焦虑。燃油车车主之所以不焦虑续航里程,不在于一箱油能跑几百公里,而在于加油站的分布密度足够高。电动汽车之所以把续航里程作为卖点,本质上还是因为充电桩的数量和密度跟不上保有量的增长。

充电桩、充电站已成为未来一轮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应通过充电桩、充电站的普及来解决,单车续航里程的提升无法终结这一行业性“痛点”。

“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这在目前不可能同时达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16日在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说。

国内车企的新能源赛道有越走越窄的趋势,路径依赖之下,能源创新、材料创新逐渐让位于集成创新、形态创新、外观创新。从早期电动车是否能取代燃油车的“保皇党”与“电吹风”之争,到充电还是加氢的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技术路线之争,再到近年来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之争,以及如今单纯的续航里程卖点。

中国车企如果从现在开始就把行业赛道聚焦于电动续航里程,则会过早陷入“内卷”。国内车企虽然在电池、电机、电芯等电动核心领域占据先发优势,但不应忽视欧美传统车企在整车技术、控制系统、内饰工艺乃至存量燃油车型电动化等方面的固有优势。

毕竟,续航能力只是汽车诸多性能中的一种,带给老百姓良好驾乘体验的是车而不是电池。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转型,这是中国汽车行业百年难遇的换道超车机遇。中国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应该聚焦于基础创新和能源探索,不要妄想“给电池装上四个轮子”就能创造历史。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高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