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第二批精选层91%破发率的背后真相

1月11日,同惠电子正式登陆新三板精选层,成为2021年第二家晋层企业,精选层第43家企业。当日报收6.27元,收盘股价较发行价6.31元跌0.63%,全天基本都在破发状态。1月8日,三元基因作为今年首家登陆新三板精选层的企业,当日报收22.99元,收盘股价较发行价25元破发8.04%。自2020年11月9日第二批精选层首家企业万通液压挂牌上市以来,两个月来第二批共计新挂牌精选层11家企业,除了万通液压没有破发外,其余10家均先后破发了。

高达90%的破发率,让市场大跌眼镜,而且竟然远超了首批32家集中挂牌时66%的破发率,也确实大出市场意料之外,值得市场和投资者去深思、总结和改进。

第二批精选层相比第一批,在公开发行时有了两个明显的改进:

一是发行市盈率的窗口指导,市场一致认为首批32家精选层破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发行市盈率较高,所以为了降低后续精选层上市的破发概率,监管部门响应市场的呼声,主动对后续发行企业的发行定价进行了适度的窗口指导,要求发行企业适当降低发行市盈率让利于二级市场和投资者。但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周运南发现,监管层的这个窗口指导实际上好像若隐若现,有企业买账也有企业不太买账,反正高还是低都能发出去,反正都是个破发,还不如往高处发。最后市场也是不买账,依旧保持高破发率,是市盈率不够低还是另有其因呢。

二是绿鞋机制的启用,从首家第二批精选层企业开始,要求所有企业在发行时引进15%的绿鞋机制。绿鞋机制的启用,在初期确实为稳定市场预期、维护市场股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观察,10家破发企业中竟然都是今年刚上市的三元基因和同惠电子未在破发当日的收盘时回到发行价,其余8家企业都一致地在破发当日收盘时能依靠绿鞋的买入机制保证收盘不破发。但市场最终的事实也证明,绿鞋机制并不是阻止破发的充分条件,只能起到降低破发概率的辅助作用。

周运南认为,精选层新股频频破发其实也是个正常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现象,但其背后的原因却值得大家去探讨和应对:

首先是政策预期,市场对政策落地的预期远高于当前政策实际推出速度和力度,预期的落差直接影响到了市场交易的预期;

其次是市场行情,精选层自2020年7月27日正式上市交易以来,整体市场表现远低于投资者预期,二级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很多个股创下精选层挂牌后的新低,严重地影响到了市场信心和投资者交易热情,精选层市场人气严重不足;

其三是发行市盈率,高破发率的事实告诉大家,不管是首批发行还是当前的第二批发行,发行市盈率偏高依然是破发最直接的诱因,很多企业和实控人还是对企业发行市盈率和精选层二级市场股价过于自信;

其四是老股东减持,前期低成本股东的减持猛于虎,包括挂牌精选层前后的减持,特别是获利丰厚的老股东,其巨大的减持动力就是二级市场最大的压力;

其五是打新类港股化,据观察,第二批中老股东限售率极高的秉洋科技和德众股份也长期处于破发状态,这可能与打新者打新策略相关,部分打新的投资者包括网下的机构和网上的个人投资者,在打新时是随大流,以中签为目的。在公布中签率后,如果中签率超过预期,那么在首日开盘后就立即以抛出为目的,由于大家手上中签都是100股或略多些,小割肉也不心疼,最后形成亏损踩踏效应,也有企业反映网下打新的机构有时也会亏损斩仓。这跟港股很多破发有点像,上市首日一看市场苗头不对就及时割肉止损,中途抄底搏反弹的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也无所谓了,各方止损的叠加效应也就造成了个股的持续破发现象。

其六是二级市场A股化,破发的核心原因是精选层的赚钱效应还没有较好地诠释,市场对精选层的未来还没有形成一致性的良好预期,暂时无法达到看多做多的共识,所以反映在精选层二级市场上短线投机交易频繁,一涨点就见好就收,一有风吹草动就割肉止损。这种情况也是一个新型二级市场早期的正常现象,市场对新生事物有一个逐渐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目前投资者都是抱着练手的态度,包括小量资金练手和试探交易练手。

面对精选层群体性破发,有投资者建议:其实监管层不用费力在发行市盈率上进行吃力不讨好地进行窗口指导,只需出台一个规定“精选层破发持续超过10个交易日,三年内不允许再融资,四年内不允许申请转板”,企业再想多高发就随它发去。这到是个一劳永逸的妙招,只担心监管层不会采纳。

最后,周运南认为精选层的破发是综合因素导致的,所以破发问题的解决只能是将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不能单靠任何一项政策的单兵突进来实现,只能依托政策的不断创新完善。随着精选层板块的不断壮大、企业质地的不断提升、投资行为的不断成熟、市场信心的不断增强、赚钱效应的不断出现,特别是政策利好不断落地和持续刺激,相信精选层会很快实现行情的厚积薄发。(本文作者系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周运南)


编辑:丁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