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权益投资的东风能否吹向银行理财领域?

新华财经上海1月7日电(记者 王淑娟、吴丛司)2020年公募基金体现了强大的“赚钱效应”,尤其是权益类基金业绩喜人,这让“炒股不如买基”的观念加速渗透。权益投资的东风能否吹向银行理财领域?作为资管市场的“新晋成员”,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权益产品的发行上是否会加速备受瞩目。分析认为,目前权益类理财产品市场占比极小,未来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大规模普及仍面临一定阻碍。

2020年成为公募基金的“高光时刻”,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双双创下近11年来的新高,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达59.69%,偏股混合型基金也达到了58.15%。“赚钱效应”下,“基民”加速进场。2021年开年伊始,多款权益类基金密集发行,再现“爆款效应”,短短三个交易日,“新基”募集规模已超千亿元。

相比之下,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权益类产品合计100款(含移行产品)。其中,2019年发行47款,43款为母行迁移产品;2020年发行53款,但仅有4款为母行迁移产品,其余49款均为理财子公司新发。整体看来,银行理财权益市场参与度较低,产品规模也相对较小。

光大理财2020年5月发行了首只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的直投股票公募理财产品——光大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风险等级为PR4(中高风险),起投金额仅需100元,截至2021年1月7日,成立以来涨幅10%。据最新披露的信息报告显示,该理财产品股票仓位目前达到了85%。进入开放期后,产品将保持80%以上仓位,积极捕捉医药卫生、健康防疫以及线上化催生的科技、消费等主题性机会。

此外,还有招银理财2020年9月发行的“招卓沪港深精选周开一号权益类理财计划”,风险评级为R5(激进型),起投金额也只需100元。该理财产品可直接投资A股和港股市场,投资于股票资产的比例占净资产80%-95%,并在产品设计中加入了股指期货对冲权限。目前该理财产品没有透露明确的投资主题或行业倾向。

实际上,直投股市的理财产品目前只有寥寥数款,银行当前权益投资仍以混合类产品中的权益资产投资为主。根据中信建投证券测算,目前全市场混合类理财产品中权益类资产占比约为25%-30%。

“主要与银行当前客户的风险偏好有关。在以固收为主导,风险厌恶的客户群体中,以混合类资产投资作为宣传方式,在利用权益类投资提升收益的同时,也宣传混合类资产中债权投资部分的稳健性,在债股对冲下,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更低,对银行客户来说无论是投资模式还是历史业绩上,接受程度更高。”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杨荣表示。

此前,一位银行理财子公司高层也曾对记者坦言,“还未大规模发行权益类产品,是考虑银行理财的客户群体特征,他们大多数对亏损承担能力比较低,而权益产品波动比较大,期限也比较长。”

近年来,监管层曾多次鼓励银行理财向权益类转型。《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可直接投资股票;同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将理财资金投资股票所对应的风险资本风险系数设置为零,这些政策举措都为理财子公司向权益类市场迈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中金公司分析师张帅帅看来,整体上看,目前理财子公司产品条线较为同质化,以固收类和现金管理类为主,理财子公司应该致力于推出多元化产品体系以服务全风险偏好的客群。

不过,虽然监管逐步放松银行公募理财投资权益市场限制,但无论从居民资产配置意愿来看,还是从银行理财实际表现来看,现阶段银行理财大规模布局权益市场依然尚早。普益标准分析师王欣认为,目前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权益类产品数量及规模还在不断增长,但不同于权益类公募基金,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大规模普及受到市场客观需求、产品丰富程度和投资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制约。综合看来,纯权益类产品发行量短期内不会快速增加。从长期来看,随着理财子公司权益投资人才团队的搭建和研究能力的提升,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未来可期。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