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市场大扩容 基金调低打新收益预期

今年“固收+”市场大扩容,为该类产品提供增厚收益的打新策略面临变局。

打新策略对组合收益贡献度较高

基金公司持续布局“固收+”基金。Wind数据显示,12月以来发售的“固收+”基金已有13只,占新发基金总数的近三成。其中包括博时双季鑫6个月持有、安信浩盈6个月持有、永赢鑫欣等偏债混合型基金,还有英大智享、平安双季增享6个月持有等二级债基。

多位投资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固收+”基金受到市场热捧,原因是产品净值稳健,持有体验较好,打新策略也为组合收益做出了较大贡献。

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二级债基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7.28%,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净赚8.55%。这当中,打新对该类产品增厚收益效果相当显著。

北京一位银行系公募固收投资总监表示,“固收+”基金中偏债混合型基金可以打新增强。今年股市行情回暖,新股上市数量较多,且上市后涨幅较大,打新的增厚回报相对较高,带来不错的超额收益。

北京一位绩优“固收+”基金经理表示,她管理的“固收+”基金一直在积极参与打新。新股上市后表现不错,虽然中签率和获配额度有限,对较大规模基金的贡献度不是特别高,但也是积累投资收益的一项有效策略,符合她“捡面包渣”的投资理念,未来还会继续打新,为投资者带来增厚回报。

据她介绍,他们的报价区间比较契合市场变化,中签新股数量较多, 部分最优规模基金近一年打新增厚回报大约为10%,超额收益较为明显。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8日,1434只参与打新的灵活配置型混合基金(份额合并计算)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36.02%。其中,2~3亿元规模的产品打新超额回报最佳。

数据显示,三季报规模处于2~5亿元区间的317只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1.57%,增厚收益为5.5个百分点;同期规模位在2~3亿元最优规模的139只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2.41%,相比全市场高出6.4个百分点。

从新股上市后的涨幅数据看,截至12月9日,四季度以来有68只新股上市,科创板新股上市涨幅较大,具有可比数据的37只新股上市后20日平均涨幅高达4.86倍;前三季度新股上市后20日的平均涨幅为53.89%。

从IPO募资规模看,截至12月9日,2020年以来通过IPO融资的公司为357家,比去年全年增加154家;同期IPO融资规模为4386.42亿元,比去年全年多出1853.94亿元,增幅超过70%;近4400亿元的募资规模也创造了2011年以来的历年新高。

“打新对组合收益的贡献,取决于基金规模、新股发行数量、中签率、新股上市后涨幅等多种因素。从外部环境看,2020年是基金打新丰收的大年。”北京一位混合型基金经理说。

固收+”规模大扩容 或致打新收益被摊薄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报,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等“固收+”基金总规模为7941.8亿元,比去年大增4059.7亿元,几乎翻倍。今年以来,又有211只新基金成立, 募资3577.88亿元。

不过,“固收+”基金越来越多,作为该类产品增厚收益来源的打新策略贡献度或在逐步下行。

上述银行系公募固收投资总监表示,未来打新策略对“固收+”基金的收益增强效果将逐渐减弱:“固收+”基金集中发行,可能会摊薄打新投资收益;另一方面,除了公募,银行、券商资管等也发行了较多稳健类产品,参与打新的资金量越来越大,而打新策略市场容量有限。

“任何一种有效的策略,在市场饱和后,都会面临失效的风险。”上述北京混合型基金经理也说,打新策略为不少基金的组合增加了超额收益,但未来随着“固收+”产品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多,市场参与主体持续增加,打新中签率可能会进一步下滑。同时,明年市场会面临经济复苏、流动性边际收紧的趋势,可能会导致风险偏好下行,新股上市后表现或降温,打新策略对组合的贡献度也将趋于下降。

虽然打新收益可能摊薄,但投资人士表示仍将积极参与打新,为组合贡献低风险投资收益。

上述北京混合型基金经理表示,“固收+”基金一般会通过股票、打新、转债、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多种策略增厚投资收益,打新策略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以他管理的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例,基金配置的长端利率债对组合有4%~5%的风险收益,加上打新增强,可能会有超过6%年化回报,对于稳健投资仍是较为可观的收益。“目前打新策略还是国内相对风险较低的投资方式,可以为组合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我们在投资中会作为重要补充,积极参与。只要可以继续为持有人创造正回报,就不会因为收益预期下降而放弃。”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