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气体百亿元市场规模在招手 昊华科技欲争夺更大份额

21年风雨兼程,21年砥砺前行。

1999年8月份,昊华科技的前身天科股份完成工商注册,2001年1月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2019年,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所属12家科技型企业注入天科股份,天科股份更名为昊华科技。上市公司转型为先进材料、特种化学品及创新服务提供商,服务于国家军品、民品多个核心产业。

“昊华科技有我国重要的特种气体研究生产基地;我们的特种涂料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我们还是国内最早从事橡胶研究和应用的单位……”谈及昊华科技的种种成就,展厅中的工作人员如数家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公司产品还广泛应用于电子科技、工程机械、工业重防腐等领域。

在昊华科技所属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曾见证了多则历史性事件。日前,记者跟随上交所“沪市公司质量行”调研团队走进昊华科技。在位于昊华科技办公楼的一间展厅里,记者看到三艘神舟载人飞船模型独占中心位,嫦娥三号以及C919模型也引人瞩目,展厅中放置的标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证书亦象征着昊华科技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打造行业科创改革标杆

11月23日上午,装配着昊华科技旗下曙光院生产的“三环”牌航空轮胎的国产ARJ21-700飞机103架机在山东东营胜利机场平稳着陆,圆满完成各项科目,这标志着国产ARJ21飞机装配昊华科技旗下国产航空轮胎首飞成功,也标志着ARJ21飞机国产化向前迈进新的一步。

谈及我国航空业的发展进展,昊华科技董事长胡冬晨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航空业发展迅速。目前,ARJ21等已经量产,C929已经开始研发,C919试飞成功,订单数量超千架。

“我们非常看好这一块市场。”胡冬晨表示,“我们的西北院、锦西院和海化院都已成为中国商飞的合格供应商,曙光院正在论证之中。我们估计国产大飞机在‘十四五’期间一定会实现产能上量。届时,我们的民用航空轮胎、民用航空玻璃、民用航空密封材料等均实现上量”。

此外,在特种气体领域,昊华科技也正在等待一个更大的市场。胡冬晨告诉记者,随着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的提升,电子气体作为关键配套材料的国产化率也将大幅提升。预计到2025年国产化率可达到70%以上,为国内气体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市场空间。

“2020年中国特种气体市场规模预计为280亿元,2020年至2025年中国特气市场规模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可达700亿元,其中电子特气总的市场容量应在120亿元至150亿元之间。”胡冬晨如是说。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昊华科技主营业务板块分为氟材料、精细化学品、特种橡塑产品以及特种气体,其中特种气体板块今年以来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收入占比16.54%。

据悉,特种气体的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全球市场已形成由少数几家具有技术优势的跨国气体企业占据多数份额的高度集中的市场竞争格局。长期以来我国特种气体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但随着国内特种气体生产企业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国产特种气体部分产品逐渐实现进口替代。

开源节流应对危机

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昊华科技今年以来业绩不降反增。今年前三季度,昊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5.69亿元,同比增加5.66%,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加33.76%。

“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复工复产。”昊华科技董秘刘政良对记者回忆道,为了保障快速复工,昊华科技旗下黎明院、晨光院等单位在春节期间没有停产。

除了有序复工复产,昊华科技还积极降低成本。“公司在疫情初起时就提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昊华科技财务总监何捷谈道,今年以来,公司在成本费用压控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尤其是财务费用同比下降明显,毛利率水平同比提高。

另一方面,在“节流”的同时,昊华科技也在“开源”,丰富公司产品结构,短时间内实现转产,研发出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已基本恢复正常,未来将围绕主业在氟化工、电子气体、航空材料等方面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不断提升公司业绩。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公司第三、四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将逐步恢复并好转。”刘政良表示。

5G也有望为昊华科技带来更多的机会。胡冬晨指出,5G将带动智能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发展,间接带动了氟材料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等终端的触屏表面使用氟表面防污剂。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等终端的树脂外壳使用有机氟添加剂提高润滑性、去污性能。

据胡冬晨透露,昊华科技下一步将提升5G用氟树脂产能,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5G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力争成为全国最大5G氟材料产品供应商”。胡冬晨如是说。

站在重组满周年的时点上,昊华科技又迎来了一项新的改革工程。今年上半年,昊华科技入选国家“科改示范行动”名单,这是继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后的又一国企改革专项工程。

胡冬晨对记者谈道,在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中美大国博弈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对我国来说,不仅仅是为了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而是应站在国家竞争力的角度,面对时代之巨变,补强短板,突破“卡脖子”限制,确保我们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

“昊华科技力争通过三年‘科改示范行动’,打造中国化工行业科技创新的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努力成为国内高端氟材料、电子化学品和航空化工材料领域重要的创新型国有科技企业和行业领导者,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胡冬晨如是说。


编辑:穆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