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黑天鹅”飞过 逾七成投资者趋于保守

新华财经上海8月11日电(记者 有之炘)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球经济的节奏,市场的跌宕起伏和人生无常的体验令更多投资者的理财观念更趋理性。业内人士指出,后疫情时代投资者对于提升其财富抗风险能力的意识有明显加强,对基金的投资意愿明显高于股票,同时疫情也加速了财富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全球财富管理机构瑞银发布了最新一期《投资者观察》调查显示,疫情影响了人们对财富的看法,促使众多投资者重新思考自己在流动性、长久性和传承方面的资金需要。其中,56%的受访者担心自己的储蓄不足以应付另一次疫情,83%的投资者希望从财务顾问身上获得更多的理财指引。

无独有偶,腾讯理财通联合券商中国发布的《后疫情时代国人财富管理报告》显示,57.5%的受访者收入有不同程度减少,面对收入下降的情况,41.3%受访者考虑通过投资理财进行增收。

目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局面逐渐转好,政策支持力度大且精准,我国经济稳步复苏。二季度我国宏观经济数据更是超市场预期,GDP增速由负转正至3.2%,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好转。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对股票基金类资产需求有所增加。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共同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显示,目前家庭对包括保险、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低风险类资产需求增速减缓,对海外资产也在减持,对股票基金类资产需求增加。二季度中国家庭的股票配置意愿只有90,基金则有96。如果聚焦在金融资产10万以上的家庭,则股票配置意愿为97.16,基金为103.91,这说明中国家庭更倾向于买基金而非炒股。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新进入基金市场的群体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52.9%。

《后疫情时代国人财富管理报告》也显示,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意愿较高,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是目前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分别有48.8%、37.3%、28.0%的受访者配置了上述三类资产。71.7%的受访者表示疫情过后将在投资理财中更趋于保守,增加稳健型资产的配置比例。

蚂蚁集团数字金融财富事业群总经理王珺表示,人们更愿意选择基金而非股票,说明个人投资者越来越理性了,并且这种家庭增投基金的行为很可能是中长期行为。投资基金的人正在增多,让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去参与股市,这也是监管层所鼓励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经济基本面韧性十足,近期A股市场行情向好,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不断下降,导致居民资产拥抱大权益时代已经来临。不过,A股在经历快速上涨之后也迎来了大幅调整,市场的波动性也会逐步加大。

浦银安盛基金FOF业务部投资经理姚卫巍认为,A股市场短期获利回吐的压力较高,但不会改变中长期结构性机会。姚卫巍表示,经济回暖能否弥补流动性边际减弱,将是影响股票市场走势的关键,新能源汽车、消费、医药、科技等行业的优质个股将是适合长期布局的投资标的。

海富通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陈林海判断,A股市场的机会仍然大于风险。当前市场估值结构分化严重,前期涨幅较大的医药、科技消费类龙头公司估值处在历史上限区域,而偏周期属性的金融、地产还有一些小市值股票,估值还处在低位,建议关注消费电子、科技、医药等行业。

不仅理财的需求增多了,在线理财需求也在大增。《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家庭的存款意愿指数为102.7,较一季度的111.1下降了8.4个百分点,这个数据的变化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不再将储蓄作为财富管理的首选。同时,线上投资意愿大幅提高,自一季度以来,中国家庭线上投资意愿指数平均为109.6。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分析认为,一方面,伴随着人们收入增加、人口结构老龄化、城镇化率提高,当前中国家庭理财需求增长出现爆发性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期,中国家庭财富总值已从2000年的3.7万亿美元增长至63.8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另一方面,家庭互联网理财参与率不断提高,疫情推动了线上理财需求的增长,且进一步扩及到老年群体和非一二线城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接触理财”近来掀起了一股新潮流。汇丰中国副行长兼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总监李峰认为,对财富管理行业而言,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线上服务便利既有助于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也是数字化时代银行服务更新迭代的大势所趋。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翟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