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沪指突破3100点 A股是否“入牛”引争议

新华财经上海7月3日电(记者杜康)2020年上半年,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红利频出,而A股也在疫情下展示韧性,创业板指上半年更是录得35.6%的涨幅。进入7月,沪指接连攀升,目前已经突破3100点,创下2019年4月份以来新高,引发市场对于A股“入牛”的讨论。此外,上半年的“板块分化”似乎出现弥合趋势,而科技股也将迎来业绩考。

疫情下A股展示韧性 沪指突破3100点

进入7月,沪指首个交易日突破3000点后接连攀升,3日更是直接突破3100点,创下2019年4月份以来新高。

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上半年A股也呈现出强大的韧性。至6月30日收盘,上证指数上半年下跌2.15%;而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录得14.97%和35.6%的涨幅,皆创下四年来新高。

股市强劲,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经济在疫情下稳步恢复。从6月份数据来看,全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50.9%,创4月以来新高,且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制造业景气改善。另一方面,则是受益于全球范围的货币宽松政策。“市场的普遍走强,和货币宽松有一定关联,尤其是具有高弹性的小市值股票。不仅是创业板,纳斯达克市场也创出了历史新高,突破了疫情之前高点。”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理财研究部总监钱启敏说。

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的红利无疑是又一强心剂,尤其是创业板注册制、新三板改革的加速推进。

2019年至今,我国进入了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浪潮。2019年7月科创板开板,我国首次推行注册制;2019年底新三板深化改革的第一批业务规则发布实施;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

新三板精选层4月份开始受理企业材料后,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过会,并于7月1日正式进行网上网下申购。深交所也在6月22日发出通知,正式受理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的首批33家申报企业;截至7月1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下已有142家企业申请IPO。

“改革举措的不断推进,能很好地提振市场信心。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精选层以及再融资政策,目前这四大融资渠道都实现了全面的改革,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申万宏源分析师沈盼说。“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再融资、重组、减持政策有望逐一落地,优质资产将加速注入A股。”

高价股、低价股依然“冰火两重天”板块分化似现弥合趋势

今年以来,股市结构性分化明显。一方面,高价股和低价股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冰火两重天格局;另一方面,板块之间分化明显,上半年医疗、科技、消费板块走强。但进入7月后,板块之间差距似乎出现弥合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末股价最高的前20只股票中,有12只股票上半年涨幅超过50%,仅有1只股票出现下跌。事实上,截至6月底,A股百元股已经有近90只;Wind高价股指数也已经从年初约1400点涨至目前的2167.72点,涨幅超过50%。创业板宁德时代、迈瑞医疗两巨头也在上半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对比之下,2019年末股价最低的前20只股票中,多只股票最终退市或濒临退市;Wind ST概念指数在5月底跌至6年来新低。

行业认为,A股生态已经发生改变。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称,绩差股正逐步受到资金的抛弃;而注册制推开后,壳资源的价值在缩水,“过去通过炒消息炒题材,乌鸡变凤凰的ST股票,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发展。”

“创业板市值结构的二八分化现象可能会更加明显。”沈盼认为,“注册制推行之后,退市制度也随之严格;涨跌幅限制进一步放开后,市场波动性更高。以上皆对投资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小市值公司由于基本面不够坚韧,投资者容易踩雷,所以会更倾向于拥抱龙头,导致流动性出现两极分化。”

虽然高价股和低价股之间分化依旧,但进入7月,板块之间的分化似乎出现弥合趋势。从结构上看,近两日煤炭、银行、保险、券商、地产等滞涨或低估值板块轮翻发力,尤其是券商股表现强势。

A股是否“入牛”引争议 科技股迎来业绩考

下半年A股怎么走?随着近两日股市成交量放大,尤其是股市“风向标”券商板块表现强势,有机构提出A股正在进入牛市。但也有不少机构持不同看法。

安信策略认为,当前全球流动性泛滥,近期看不到明显收紧;而中国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市场认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与企业盈利同比增速将走向高增长,这是A股“复苏牛”逻辑。

但也有不少机构认为,A股当前不具备牛市的基础。

“估值层面,当前A股的整体估值虽然不贵,但也难言存在明显的低估。”“整体 A 股估值已修复至历史中枢上方,部分消费、科技行业的估值已修复至历史高位、板块的隐含风险溢价已基本修复至疫情前水平。”渤海证券、兴业证券等多家券商表示。

此外,行业认为下半年我国经济恢复改善将相对缓慢。“复工复产进度日渐加快下,疫情对供给端的冲击基本消弭。但线下消费的不兴、疫情对出口的冲击,以及前景不佳对制造业投资的抑制等,都令需求端改善相对缓慢。需求对供给的制约将逐步显现。”渤海证券分析师齐艳莉说。

货币政策方面,“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货币政策应急性干预的必要性逐步下降,流动性宽松加力的空间明显缩小。”齐艳莉说。

兴业证券分析师李美岑认为,还有更多的风险冲击来自外部,包括全球债务“灰犀牛”、中美持续博弈等。

此外,行业也认为,随着创业板和深证主板进入中报季,科技股面临业绩考验。钱启敏称,“科技公司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很大,创业板权重股在过去几年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题材最终还是要落地到业绩回报,如果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高股价只能是昙花一现。”

华泰证券也表示,此番科技股走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外部冲击使得国产化由被动推动转为主动应用,而“中报将是验证国产化进度的关键信息时点。”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高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