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量已恢复至疫前水平 板块迎来配置“窗口期”

新华财经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闫鹏)4月份,全国完成快递业务量同比上升32.1%,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正常水平。

分析认为,疫情短期冲击加速提升网购渗透率,同时随着农产品加速线上销售、工业品物流推进,2020年快递行业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尤其是二季度,快递行业需求潜力持续得到释放,景气度逐渐稳定在较高区间,在板块整体盈利迎来修复同时,也是年内较好配置“窗口期”。

快递量已恢复至疫前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受新冠疫情影响,1-4月社零总额同比下降16.2%,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实物网购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升至24.1%,较2019年底提升3.4个百分点。

网购市场的高景气带动快递行业迅速发展。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4月快递行业累计业务量增速11.5%,尤其3-4月快递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后,行业单月业务量增速分别为23%、32%。全国每日快递量超过2亿件,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正常水平。

单看4月份,全国完成快递业务量65亿件,同比上升32.1%。从上市公司角度看,顺丰控股、韵达股份、申通快递、圆通速递分别完成快递量为6.1、11.5、6.8、9.4亿件,同比增速分别为88.0%、45.2%、31.6%、40.9%,均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

西南证券分析师陈照林认为,疫情短期冲击让居民消费方式向线上转移,加速网购渗透率提升的长期趋势,5月份行业件量增速料将维持在30%以上,预计规模优势更强的龙头公司盈利将率先恢复,行业二季度利润环比改善可期。

与此同时,分析人士指出,4月,快递行业综合单价达到11.10元/票,同比去年下滑0.95元/票。随着行业需求大幅度超预期,以往淡季供需不平衡的状况将得到缓解,叠加高速公路通行费的重新加收,行业价格环比大概率也将恢复。

2020年快递量增速或为19%

2020年快递行业需求增长的动力有哪些?

社会零售持续线上渗透是快递行业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尤其是今年疫情中“宅经济”让直播“带货”兴起,或让快递需求迎来井喷。据艾媒咨询报告,今年直播电商成交总额有望同比增长100%至9610亿元,由于直播“带货”商品客单价低,对快递需求拉动效应将更大。

中信证券分析师刘正表示,去年社零商品电商渗透率23%,存量消费向线上转移仍有潜力,今年理论估算还有1倍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农产品快递件量占行业总需求约10%,目前电商渗透率仅21%,未来增长潜力大,而且客单价仅为电商平均客单价的1/3,农产品加速线上销售短中期对快递需求拉动作用也将比较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快递”连续第七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5月22日,在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自2014年起,“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支持电商和快递发展”等多次被重点提及,重点关注快递下沉市场发展。

此外,我国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品物流快递化进程,据中信证券测算,2018年工业品物流总额257万亿元,而快递主战场单位及居民物品物流总额规模仅7万亿元,若工业品物流市场中快递渗透率可提升至20%,假设客单价1000元,则可以产生约500亿件快递需求。

考虑到新冠疫情影响,安信证券预计,2020年快递行业业务量规模达756亿件,同比增长19%,依旧能保持较快增长。

快递板块迎配置“窗口期”

在疫情驱动消费加速线上渗透、电商平台加大补贴力度、直播电商兴起等因素推动下,快递需求自3月以来加速恢复。业内机构预计,二季度或是快递行业近几年景气度最高的一个季度,板块将迎来年内较好配置时机。

天风证券分析师黄盈认为,快递板块将会迎来板块性的估值修复。一是疫情惯性导致线下的消费需求被挤压至线上,促进线上零售和快递业务量以非常态的方式增长;二是随着需求超预期与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的取消,叠加6月电商活动再迎旺季,需求的稳定有望带来价格的环比回升,释放快递利润空间;三是需求走强,规模效应带来快递企业走向规模经济最优点,利好二季度的成本下降。

中国银河证券交运行业分析师王婷表示,进入5月份,快递业基本完成复工复产,行业需求潜力持续得到释放,景气度逐渐稳定在较高区间,行业或将继续具备板块性机会,有望进一步走强。同时,考虑到行业集中度仍处于上升通道,头部公司在份额竞争中优势地位稳固,继续看好一线龙头的投资机会。

安信证券分析师明兴表示,快递需求主要依靠C端内需消费,受疫情影响较小,当前快递需求已经恢复常态增长,在电商网购的持续推动下,快递行业增速有望保持较高增长。相比之下,近期美股中通快递市值已创新高,看好国内快递板块估值修复。推荐件量增速领先的韵达股份和中通快递,以及利润核心业务时效件保持较快增长、电商特惠件稳健放量的顺丰控股。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