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5月19日

新华财经北京5月19日电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推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5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推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张野建议:完善私募基金相关刑事司法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科技监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野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建议,推动刑法修改,完善私募基金相关刑事司法制度,加大对私募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建议:提高上市公司违法成本加大退市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朱建弟日前表示,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他的建议将聚焦发挥科创板示范带头作用、提高违法成本、完善监管机制相关领域。朱建弟建议,提高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加大退市力度;建立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市场“声誉资本”档案记录机制,倡导诚信执业的良好氛围。

29家上市券商拟派现283亿元

据记者统计,截至5月18日共有29家上市券商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尚待执行,计划派现总额高达282.83亿元,加上已经完成派现的3家券商,2019年度上市券商累计分红总额将突破300亿元。

上海证券报

上交所今日重启现场上市仪式

5月19日,上交所重新启动现场上市仪式。据了解,在现场上市仪式重启初期,每家上市公司来宾人数限定在30人以内;如当天同时有两家公司举办上市仪式,则每家公司来宾人数限定在20人以内。后续,上交所也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适度调整来宾人数。

恒指迎重大调整 阿里美团有望8月纳入

恒生指数公司将在2020年8月份的指数检讨开始,对恒生指数及恒生国企指数实施调整。阿里巴巴、美团点评、小米集团最快有望在今年8月纳入恒指。受相关消息刺激,阿里巴巴港股18日涨3.1%,美团点评、小米集团分别录得2.09%及0.67%的涨幅。

百亿级私募组团调研 科技股再成“香饽饽”

尽管当前市场仍处于震荡态势,但百亿级私募的布局热情并未消减。格上理财数据显示,4月共有10家百亿级私募成立新产品。其中,高毅资产当月发行了12只产品,景林资产也发行了4只。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5月以来共有181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机构调研,其中受到逾百家机构重点关注的上市公司有11家,这里面有不少是科技类公司。

证券时报

完善股权激励制度 激发创业板公司内在增长潜力

近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积极借助股权激励这一工具,构建人才优势,实现企业做优做强。数据显示,开板以来,507家创业板公司推出881单股权激励计划,更有超两成公司推出多单激励计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股权激励已成常态化。

5月前两周股票ETF净流出200亿元

股市震荡攀升,作为资金“风向标”的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再遭百亿级别资金净卖出。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至15日这一周,股票ETF净流出137亿元,而5月份以来的两个星期,股票ETF净流出资金总量已超过200亿元。科技类ETF、中证500ETF等前期涨幅居前的指数遭净赎回较多。

4只黄金ETF净值齐创新高 龙头产品规模破百亿元

受全球经济疲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诸多因素影响,黄金资产配置功能凸显,海外现货黄金与国内金价飙升。4只黄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齐齐创出净值新高,黄金ETF龙头规模也突破100亿元。

证券日报

西部地区IPO募资额逐年增长 上市公司已达500家

据统计,截至5月18日,西部地区(包括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市和自治区)上市公司达500家,合计募集资金2827.9亿元。从行业上来看,西部地区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共57家,占比11.4%。其次是化工和公用事业,分别有49家和41家。从IPO募资金额来看,也是医药生物行业募资额最高,合计首发募资309亿元。

34家券商跟投科创板实现浮盈超64亿元 加码布局另类子公司

据统计,截至发稿时,已有104家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有34家券商另类子公司参与了跟投,合计实现浮盈高达64.33亿元。自2019年开始,券商不断加码另类投资子公司,除了准备新设立外,还有不少券商对另类投资子公司进行了增资。今年也不例外,年内已有两家券商有了新动作。

年内665起并购重组计划 助力上市公司转型升级

据统计,截至5月17日,以首次公告日计算,年内564家上市公司共发布了665起并购重组计划,涉及资金约1817亿元。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表示,并购重组对公司质量的提升,一方面体现在经营良好的企业通过并购,进一步做大做强,延伸服务维度和服务半径;另一方面体现在经营较差的企业通过重组,注入优质资产,实现业务转型或业绩的实质性好转。

编辑:董婷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