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强赎公告引发泰晶转债崩跌 业内人士称交易制度亟待完善

新华财经北京5月8日电(沈寅飞)一则强赎公告引发泰晶转债(113503)崩跌。泰晶转债7日以255.46元/张开盘后直接跌停,尾盘恢复交易后,价格继续下挫,日终收跌47.68%,报190.92元/张,转股溢价率也由前一交易日的170.83%收窄至37.36%。昨日晚间,发行人泰晶科技公告称,拟提前赎回全部“赎回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泰晶转债”。

一日之内,一些投资者损失接近“腰斩”,泰晶转债的提前赎回给近来似乎有些疯狂的可转债市场泼水降温。并让人产生疑惑,曾因稳健而被称为“最适合散户的投资品种”的可转债究竟怎么了?分析人士指出,可转债从设计上看是一种稳健的投资工具,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对可转债的大肆炒作,放大了可转债的风险,让可转债成为一种投机工具,建议非专业人士请勿“触碰”,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转债市场制度。

远离“高危转债”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泰晶转债开盘12秒即有一笔500万的买单,但是仍未能阻止开盘即下跌30%,并触发临时停牌机制。国君固收分析,泰晶转债为游资炒作的结果,而现在游资大概率也已经撤离,留下的可能只有普通散户。

受泰晶转债开盘下跌影响,双高转债午后跌幅持续扩大,横河转债、凯龙转债等多只转债跌幅超过10%。

今年三月以来转债市场突然开始活跃,多只转债上演了过山车行情。临停、翻倍、游资炒作、触发赎回等与可转债相关的关键词频繁出现。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中多只转债已满足提前赎回条款,但公司未行使赎回权的可转债需要当心。存续规模较小的可转债,极易受到游资炒作,价格和转股溢价率都非常高时,风险巨大,投资者应仔细甄别,谨防成为最后的接棒者。

博时可转债ETF基金经理邓欣雨分析,目前转债市场中部分转债存量规模较低,但是它当日交易金额却非常大,尤其是单日换手率,动不动有好几倍,有些十倍以上甚至二十倍,建议非专业人士还是尽量不要去触碰。

业内人士提完善可转债交易制度

2019年年底,证监会曾发文提示可转债的三大风险包括:第一,正股价格波动的风险,可转债的价格与股票市场价格有正向联动性;第二,利息损失的风险,实践中也存在到期未转股、大股东还钱的特例;第三,提前赎回的风险。可转债发行人在发行可转债时就会明确在特定条件下将以某一价格赎回债券,而赎回债券往往限定了投资者收益率上限,容易造成投资者机会成本的损失。

华泰证券指出,大市疲态下出现个券狂欢,根源是转债特有的“T+0”和无涨跌幅交易机制被恶意利用,被爆炒的品种大多具备规模小、题材强势等特征。游资等机构通过拉升正股从而撬动转债,近期甚至直接忽视正股炒转债。

此前,市场对此也存有异议,即“触发一次提前赎回条件就产生一次可提前赎回权利,由此衍生出无数个提前赎回权利”还是“发行人就只有一次提前赎回权利”?

业内人士指出,要完善可转债交易制度。目前的可转债交易不仅空耗市场资源,且可能脱轨甩伤中小投资者,为此必须适度加大交易摩擦系数。如可转债交易制度应向股票交易制度看齐,适用T+1以及涨跌停板交易制度;再如监管是否可梳理含权债的期权表述,补充修订条款,向市场解释完备等。

法律人士则指出,应强化对各类市场操纵行为的打击。对于可转债连续出现异常现象时,将其转债交易情况纳入重点监控,上市公司停牌核查。对涉嫌操纵应上报证监部门并加大查处力度。

编辑:史可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