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赢得战略主动 应对疫情政策游刃有余

董少鹏

今年3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以外的全球多地蔓延,已构成全球性危机。在积极应对疫情、防止其蔓延扩大的同时,如何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维护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成为当前极为迫切的问题。

经过巨大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经济恢复工作在有序推进。但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大,一是疫情对国际贸易造成较大冲击;二是总体需求受到抑制,制约经济增长,就业压力加大;三是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增加,复工复产难度加大,经济发展成本被动加大。

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该如何调度宏观政策,才能既保持与其他经济体的政策相互协调,又符合自身发展实际?

笔者认为,保持货币供应适当宽松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是基础性政策,要进一步用好。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于1月6日、3月16日两次降准。最新宣布的新一轮定向降准将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落实。三次降准共释放资金超1.75万亿元。同时,人民银行同时决定4月7日起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这样做,可以适度加大货币供应,引导银行对实体经济精准投放。

在人民银行降准措施引领下,通过逆回购利率—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LPR利率的传导机制,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可以获得相对便宜的贷款。当然,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可以降到何种程度,除了宏观政策引领外,还要靠银行类机构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靠证券类机构改善投行服务来解决。这本质上是营商环境问题。

从财政支持来说,除了年初确定的普惠性减税降费措施,财政系统还在疫情期间出台了阶段性、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对重点企业予以财政贴息支持,对中小企业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等。还扩大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指导地方用好资金,尽快形成有效投资。至3月31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08万亿元,发行规模同比增长63%。3月27日,中央决定出台财政“三支箭”举措,包括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我国宏观政策在2016年起选择“下蹲”,主动去杠杆,主动缩表,为应对如今这场全球性危机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当时,党中央基于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复苏尚不稳定,杠杆率过高积累了较大风险的判断,果断作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决策。这为今天释放货币供应、加大财政支持留出了比较自如的空间。

应当说,“去杠杆”也让我们经历了一段相对痛苦的时期,有的企业、有的金融机构交了“学费”。但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科创板成功推出并实施发行注册制,补上了直接融资市场的又一个重要短板。

正是有了前期去杠杆、补短板的成果,我们今天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充足的资金实力、充足的信用保障,可以增加货币供给,扩大财政赤字。

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都推出了超预期的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政策,我们尽管有余地、有余力,但仍要坚持宏观政策稳健的基调,不简单跟随和“复制”,而是统筹国内外因素,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也利于全球通力合作的政策安排。我们将主动加强与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等的沟通协调,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同,共同应对危机,一起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