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债市场不断扩容 有序发展仍待加强监管

新华财经上海3月29日电(记者 杨溢仁)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创新的金融手段,当前,疫情防控债正在密集发行,一级市场认购踊跃,发行利率下行幅度较大,整体发行规模稳步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后续疫情防控债的发行节奏或将进一步提速。与此同时,面对市场中可能存在的“浑水摸鱼”情况,政策层仍应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建设方能精准施力。

金融创新助力纾困

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10日,在市场各方共同努力下,已累计发行支持疫情防控债券236只、2095亿元,用于防护及医疗物资采购生产及运输、防疫基础设施及医院施工建设、民生保障、物价稳定等疫情防控领域。

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副主任史祎则介绍称,在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从2月5日中央结算公司支持农发行成功发行第一只总额为50亿元的阻击疫情主题金融债以来,疫情相关债券融资增长迅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共有包括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在内的260个发行人,通过债券市场发行了疫情防控债券,共计融资3177亿元。

可以看到,现阶段发行的疫情防控债具有发行期限短——绝大部分在1年期以内(其中以6个月和9个月的发行期限居多)、行业分布广、主体评级高(以AAA和AA+评级为主)、融资成本低、发行速度快等特点。

作为在特定环境下推出,承担特定政策目的,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特征的“主题债券”——疫情防控债的受捧,市场有目共睹。

“这既仰赖于申报'绿色通道’的建立——实行'即报即审’,安排专人对接、专项审核,加快和简化了债券审核办理程序,在提升了主题债券发行效率的同时,有利于提升该类债券的发行积极性和认可度,充分反映了监管层对创新债券品种灵活的支持态度。”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固收分析师刘毅指出,“同时,也说明身处特殊时期,实体经济层面受到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较大,资金需求旺盛的现状。”

大部分业内人士预判,“信仰加成”之下,后续疫情防控债的发行票面利率仍将优于可比债券估值,即出现显著下行。另外,随着复工复产对产业链影响的逐步显现,后续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债发行的企业数量有望继续增加。

制度建设尤待完善

当然,在金融创新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完善相关规则的制定,如进一步优化融资项目的信息披露、明确募集资金使用范围……仍是资本市场有序发展的关键。

据记者观察,现阶段非金融防疫债的募集资金依然多数用于偿债,投入疫情防控且披露具体防疫项目的占比并不算高。简而言之,大部分疫情防控债券属于“踩线”发行,兼具“纾困”特征。

“不仅如此,由于防疫项目领域多达十几类,缺乏明确的范围界定是导致目前防疫债市场'鱼龙混杂’的主要原因。”一位券商交易员说。

以交易商协会公布的《NAFMII“疫情防控债”十问十答》为例,其要求疫情防控具体包括以下情形——募集资金用于防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运输、公用事业服务、重点医疗物资采购、生活必需品支持、采购医疗设备等;如涉及其他相关防疫领域的项目,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披露相关性。

在上述情形中,并未明确“防疫相关”“其他相关防疫领域”的认定方式,这可能导致不同主体的理解存在偏差,更有甚者可能“打擦边球”,扰乱债券市场秩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防疫债的范围,出台有据可依的标准对防疫债进行界定。

此外,防疫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水平亦有待提升。现阶段,防疫债的信息披露存在如下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信息披露程度不一,大部分非金融防疫债对债券发行带来的社会、环境效益披露甚少,且披露的准确度和完整度也缺少第三方验证。二是防疫项目范围多样,如医疗物资、运输、民生保障等,如何衡量、如何比较,有待相关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三是虽然前端建立了“绿色通道”等多项政策支持,但对于后期的监督管理,尚无明确具体的政策支持细则。不可否认,多数募集资金实际的“抗疫”属性有待商榷。

“据我们统计,目前疫情防控债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用途的占比较低,多数在10%或略高一些,超过50%的仅占比13%。”在刘毅看来,当前加强监管,防止企业冒用“纾困”名义,募集资金乱用应是关键。

综上,业内人士普遍建议,为规范防疫债市场,促进相关领域的健康发展,首先,管理层应尽快统一防疫债券的认定标准和市场准则,开展相关界定标准化工作,规范债券信息披露内容和评价标准,为政策激励及后期管理等工作的开展确立基础。其次,建议加强防疫债的存续期管理。监督发行主体的投资行为,并敦促其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提升市场信息透明度,防止过多企业“发抗疫债,不办抗疫事”。债券受托管理人应该持续关注防疫债募集资金使用的合规性,避免发行人利用政策红利融资套利、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况,推动企业和债券市场可持续发展。

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周冠南指出,疫情防控债的政策支持更多聚焦在前端的注册发行环节,也就是说,其与普通信用债的偿债风险指标和偿债保障举措基本没有差别,均需依赖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

“鉴于政策红利仅限于发行端,对于企业信用资质并无明显改善,则后续发行人仍需加强自身的流动性管理,投资人也应密切关注该类筹资主体的信用质量变化。”东方金诚工商企业一部分析师张晗并称。

周冠南更补充表示,疫情期间,部分主体利用疫情防控债发审效率较高的优势和当下流动性充裕的环境,密集发行债券,后续或存在中短期财务压力增大的情形。

编辑:胡辰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