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剧烈波动 A股后市仍被看好但需警惕局部高估风险

新华财经2020年02月26日17:18分类:大盘解析

新华财经北京2月26日电疫情在海外持续扩散,全球股市剧烈波动,A股继周二(2月25日)两市深V反转后, 周三(2月26日)受海外市场大跌影响走低。截至收盘,沪指跌近1%,创业板指大跌近5%。受访专家表示,全球股市持续动荡主要还是受新冠疫情扩散影响,但对A股影响有限,短期下跌或是消化获利浮码,中长期走势依然看好。此外,蓝筹股的价值依然凸显,警惕“黑五类”的高估风险。

全球股市剧烈波动

美国当地时间2月25日,美股连续两日大跌,其中道指收盘下跌879点,当地时间24日收盘下跌1031点,两日累计重挫1900点,年内累计跌幅超过5%。

欧股25日收盘同样下挫,泛欧STOXX600指数收盘下跌1.8%,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9%,德国DAX指数下跌1.9%。

受海外市场大跌影响,26日亚太股市同步开启暴跌模式。日经225、韩国综指跌幅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日经225指数26日收跌0.79%,韩国综合指数26日收跌1.28%。菲律宾股指26日下跌3.9%,创2016年以来最大跌幅。

CMC Markets的Michael Hewson表示:“无疑金融市场意识到这一危机可能比两周前我们所设想的时间要长。目前看来金融市场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平静下来,投资者需要习惯更长时间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国际评级巨头穆迪在2020-2021年全球宏观展望报告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削弱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开始趋于稳定的信心。

招商银行研究员认为,海外疫情表现为猛然升级态势,特别是韩国和意大利的几何级数增长的确诊病例,令市场感到恐慌,市场需要对恐慌情绪进行宣泄,对资产价格进行重定价。

A股共振下跌 基建股却成“亮眼”板块

受外围市场连续大跌影响,A股26日再度大幅低开,开盘后两市呈分化态势,沪指在基建板块的带动下一度翻红,随后震荡回落,深成指、创业板指则持续下挫,沪指跌近1%,创业板指大跌近5%。

数据统计显示,从上周五至今,北上资金已经连续四日净流出,累计净流出超213亿元,前四个交易日分别流出11.21亿元、87.05亿元、48.31亿元、67.27亿元,这也意味着外资逢高套现动作明显。

不过,另一数据却和外资流向呈现反向操作。从量能来看,A股交易量继续扩大,两市成交额连续第六天破万亿元。

从主力净流入来看,工程建设(21.87亿元)、房地产(16.59亿元)、水泥建材(10.58亿元)等板块位居前三。

市场人士认为,房地产股、基建股走强,和各地出台的稳楼市政策有着明显关联。疫情发生以来,多地出台政策为房企纾困,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的同时,减少交付违约。

A股后市走向如何?

开源证券投资顾问总监田渭东对新华财经表示,创业板已经创出三年半来(自2016年7月至今)新高,今年以来创业板牛冠全球,上涨了24%。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周期与欧美周期节奏步调相差一轮周期,欧美的货币政策已经宽松了10年,股市走在牛市后的高点,中国金融的周期比欧美相差5年,我国才进入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松紧适度)货币政策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才施行一年。经历了5年的股市低迷,资金刚刚开始大规模进入A股。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资金允许进入权益类市场,保险资金开始在A股举牌,公募基金近三个月发行了2000亿元,场外资金跑步进场,新成立的基金大多以科技类为主。从经济周期角度来看,先导指标显示,春节前经济需求已经开始上升(1月金融数据验证),疫情打断了经济回升的节奏。

田渭东强调,中国已经初步控制住了疫情,疫情数据已经开始直线下降,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连续多日零新增。A股后续资金持续,盘中不断有换手,连续6日两市成交额突破万亿元,这是牛市才有的典型的强势特征。短期虽然需要消化获利浮码,中期后市依然看好。未来两周,将会呈现全球借鉴中国抗疫情的先例情景,美股也是照着A股抗疫情受益板块路线来走。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对新华财经表示,再次强调中国股市有能力焊牢3000点地平线。蓝筹股的价值依然凸显,警惕黑五类(小盘股、次新股、垃圾股、题材股和伪成长股)的高估风险。

华融证券一位不愿署名的分析师认为,全球股市持续动荡主要还是受新冠疫情扩散影响,但对A股影响有限。一方面国内逐渐形势转好,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宽松后,财政政策随着复工进度也有望加快跟进。A股主要还是看内因,外需是扰动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安信证券分析师表示,“美股连续两日下跌只是因为疫情担忧而引发,大概率其不改趋势,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相对稳健,疫情对经济影响依然有望在联储宽松加码下得到显著缓冲,从边际变化角度来看,并不认为其对美股是致命的,也尚不构成A股系统性风险。”

编辑:董婷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