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十周年】贝达药业董秘童佳:登录创业板助力新药研发步入快车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0月31日16:38分类:创业板

新华财经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刘玉龙 吴燕婷 闫鹏)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童佳近日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贝达药业的成功,得益于全方位、多渠道的助推要素,其中上市是关键性的、里程碑式的一个。

童佳表示,上市后,贝达药业业绩实现了大幅度提升,新药研发也进入快车道。目前,贝美纳(盐酸恩沙替尼)已经被国家药监局列入优先审评,预计年底获得新药证书。

童佳建议,在深化创业板改革的过程中,提高对早期科技企业的支持能力,让梦想在摇篮中成长,争取孵化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微信图片_20191031162951

新华财经:请介绍下贝达药业上市前的发展情况。

童佳:贝达药业2003年1月在杭州成立,创业初期几位员工、租来的三间简陋办公室、一间实验室是全部事业的开端。如今,16年过去,贝达药业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1400多名员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我们把贝达药业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从2003年到2005年,这是初创阶段,贝达药业正式创立,把所有的资金和资源都投入到埃克替尼的研发中,2005年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公司全体16名员工专门到西湖边庆祝合影留念。

从2006年到2011年,这是发展阶段。2006年底公司搬迁到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埃克替尼研发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6月获批新药证书,8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了成果发布会,十年磨一剑,历经近十年艰辛,终获成功。

从2012年到2016年,这是腾飞阶段。凭借着埃克替尼出色的疗效和更好的安全性,我们迅速在肺癌靶向药市场打开局面并连续保持高速增长,企业业绩不断刷新,从国内肺癌靶向领域的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从初创、到发展、再到腾飞,这三个阶段是贝达药业上市之前公司经营状况的全面写照,可以看出,公司实现了蜕变,并且始终保持稳健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

新华财经:上市的初衷是什么?

童佳:如何在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质的跃升,推动公司真正成为并且充分发挥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标杆的地位与作用,上市是必然路径。

早在2012年公司就开始筹划上市工作。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11月8日,贝达药业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持续盈利登陆A股市场的创新药企,募集资金6亿多元。

新华财经:创业板如何助力企业发展?

童佳:对比上市前后,公司的变化显而易见。

第一个显著变化是业绩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屡创新高。上市当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至今已连续三年超过10亿元,去年达到了12.4亿元,今年上半年超过7亿元,全年有望突破14亿元,再创记录。

第二个显著变化是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上市后,我们根据上市公司要求,积极向其他上市公司学习,逐步建立起了规范和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化企业制度,企业规范化运作水平不断提高,为未来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公司荣获上市公司金牛奖。

第三个显著变化是公司新药研发进入快车道。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我们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去,尤其是上市以来,我们的研发投入及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断提升,2017年,研发投入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37.1%,去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提升到5.9亿元和48.2%,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投入了3.9亿元,占比超过42%。

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我们创新驱动的道路越走越宽,建立起了国内领先的完整的新药研发体系,研发人员达到300多人,在研项目超过30项,进入临床阶段的有11项,其中4项已经进入最后的三期临床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第二个创新药,贝美纳(盐酸恩沙替尼)已经被国家药监局列入优先审评,预计年底获得新药证书。当前,贝达药业的新药研发已经步入了收获期,未来预期每年都将会新药项目申报临床研究和注册上市。

从贝达药业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确切地看到了创业板对于企业发展的重大影响,从资金、人才集聚、产品品牌、企业形象到未来发展,应该说,创业板上市为贝达药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安上了创新的引擎。上市以来,贝达药业受益匪浅,深切体会到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

新华财经:对创业板今后制度改革有什么期许?

童佳:我们看到,自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挂牌上市以来,创业板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监会和深交所高度重视创业板的机制建设,一直在努力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的市场参与主体反映再融资、减持等有所受限,有的创新企业尽管融资愿望迫切但未能登陆创业板,这都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矛盾,随着创业板机制的不断健全,一定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结合实践,对创业板深化改革我们期待能够加强对包括医药创新企业在内的早期科技企业的扶持。贝达药业一直致力于中国自主创新药的研发,经历过早期创业的艰辛,建议在深化创业板改革的过程中,提高对早期科技企业的支持能力,让梦想在摇篮中成长,争取孵化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改革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希望创业板各项改革举措能实实在在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早日打造成国际领先的创新资本形成中心,推动上市公司更好地释放创新动能。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