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10周年】创业板公司增至773家 总市值达5.68万亿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0月29日10:52分类:创业板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4日电 2009年至2019年,创业板公司家数已从28家增加到773家,总市值达5.6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0.23%。创业板超过九成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了一批具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公司,汇聚了一批龙头企业,涌现了迈瑞医疗、爱尔眼科、宁德时代、乐普医疗、智飞生物、东方财富、温氏股份等一批影响力大、创新力强的企业。

(一)板块融资功能稳步增强,资金活水激发创新活力

截至2019年9月30日,创业板市场共有773家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20.84%;总市值为5.6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0.23%,已成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公司累计通过IPO募资达4040亿元,再融资金额(含重组配套融资)3418亿元,股权融资总额累计达7458亿元,直接融资投向创新创业领域,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由于创业板不允许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高风险投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发展主业、支付并购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切实发挥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二)板块特色鲜明,新经济和科技创新企业聚集度高

目前,创业板超过九成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八成拥有自主研发核心能力,超过七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创新特征明显,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新企业之家”。不同于A股产业结构,创业板已具备鲜明的板块特色并形成示范效应: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549家公司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为代表的产业聚集效应明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已有208家公司登陆创业板,占创业板比重近三成。 创新企业集聚,研发实力硬核,近十年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超过5%,2018年更有91家公司的研发强度高于10%,研发投入持续高于A股平均水平,为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三)板块基本面保持稳定,长期发展基础牢固

作为新经济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聚集地,创业板公司凭借技术创新优势,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2009年至2016年,创业板公司平均收入、平均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3%、15%,远高于同期其他板块发展速度,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2017年-2018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兼具“科技、中小、民营”三大特征的创业板公司业绩增长承压,但板块发展动能依然充足,平均收入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上半年,创业板公司业绩明显改善,一、二季度盈利环比大幅回升,呈现止跌企稳态势,长期发展基础仍然牢固,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销售毛利率保持在30%左右,持续成长趋势并未改变。

(四)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汇聚一批龙头企业

从上市公司质量看,创业板已汇聚一批龙头企业。截至2019年9月末,创业板已有4家公司市值超过千亿元,25家公司市值超过300亿元,在创新驱动引领下涌现了迈瑞医疗、爱尔眼科、宁德时代、乐普医疗、智飞生物、东方财富、温氏股份等一批影响力大、创新力强的企业。2009年创业板没有一家公司年收入超过30亿元或净利润超过5亿元,经过十年发展,2018年营业总收入超过30亿元的公司有93家,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公司有45家。2019年上半年,创业板实现净利润1亿元以上的公司有169家,其中128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头部公司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较为明显。

(五)市场交投活跃,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

创业板市场交易活跃度较高,2019年前九个月,创业板市场日均换手率为2.89%,总成交额15.7万亿元,占深市总交易量的比例为30%,占A股总交易量的17%;截至2019年9月末,创业板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45.9倍。创业板设立运行以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取得积极成效,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的份额从2009年末的3.56%上升至目前的30%,反映了市场对创业板发展的认可和对前景的信心。创业板投资者的平均账户资产量为53万元,明显高于深市整体投资者的26万元,中小散户占比显著低于深市A股,超过八成账户交易经验满两年,投资经验相对丰富,投资者整体风险意识有所增强,为市场平稳运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六)并购重组延续理性回归态势,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创业板发挥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产业整合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支持上市公司有效运用资本市场工具,提质增效成果显著,信维通信、力源信息等一批公司均通过并购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9月末,创业板累计完成重大资产重组409单,交易金额3783.36亿元,约七成属于产业整合升级、上下游产业并购,突出服务实体经济主旨。创业板公司还积极通过海外并购深化国际布局,十年来累计实施跨境并购25次,整合海外资产、技术、品牌、渠道等。经过十年发展,并购重组延续理性回归态势,2019年前9个月,创业板重组标的平均估值增值率约4.66倍,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重组方案已经鲜见,交易逻辑更加理性、务实,盲目重组追逐热点、跨界并购的现象明显减少。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